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系列授课三四

四渡赤水一直被公认为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神来之笔,而毛泽东本人却始终对四渡赤水中的一次战役耿耿于怀,自称那次战役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四次败仗之一。但是,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期间,对毛主席深情的说:“阁下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主席却微笑着摇摇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一生的‘得意之笔’。”

红色基因代代传

为什么毛主席承认在“四渡赤水”中打过败仗,却还引以为“得意之笔”呢?他的得意之处到底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从第38集团军某机步师排长马清的讲述中寻找答案。

四渡赤水出奇兵“得意”之作传美名

“得意”之一:化被动为主动,一渡赤水

那是在年1月的一个夜晚,天气十分寒冷,中革军委正在遵义老城的一所古旧的房屋中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一开始,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首先向大家通报了当前的敌情。刘伯承略显沉重的说:“现在情况非常危急,蒋介石派出各路军阀共多个团约40多万敌军向遵义逼近,而我们只剩下3万人,四十比三,该何去何从?”

刚刚回归中央领导序列的毛泽东听后陷入了沉思,之后他说到:“我建议趁敌尚未合围之前,先机占领赤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建立川西北根据地。”这可是一条全新的行军方向,对毛泽东的这个提议,参加会议的红军领导人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因为现在无论红军往哪个方向走,都会遇到敌人,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生死未卜。

就在中央红军集结赤水时,有一个人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四川军阀刘湘,外号“扒壁虎”,又名“刘莽子”。十年前,四川军阀众多,刘湘靠着不怕死的狠劲与残忍善变的手段迅速上位,成为四川当仁不让的老大。对于中央红军,刘湘有着自己的原则:红军只要不进入四川或者进入四川也只是借道,就须臾周旋,绝不硬拼。如果红军想深入四川建立根据地,川军则拼死相博。

于是刘湘派出川军中战斗力极强的郭勋奇,让他率领三路人马在赤水河附近安营扎寨,可是,对于川军的剑拔弩张,中央红军却一无所知。

年1月22日,红一军团攻克赤水河附近的土城。1月24日晚,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向中革军委报告:侦察到赤水县城只有川军的一个旅的兵力。林彪判断,此时如果进攻赤水县城,川军便会像之前不堪一击的黔军一样马上撤退。接到报告的毛泽东心动了,这或许会是一次好机会呀,现在的红军太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了。此时的毛泽东绝对没有想到,他决定打的这场战役,而且是有建国后授勋的十大元帅中的七位和多位将军参加的战役会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四大败仗之一。

战斗一开始,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就一齐对守赤水县城的川军发起了攻击,在这之前,红军从未与川军打过交道,因为错误的估计了川军的战斗力,红军两个军团与川军激战半日,伤亡惨重,赤水县城最终也没能拿下。后来,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川军发动了气势汹汹的反扑,他们突破了红五军团的阵地,向土城逼近。

紧急关头,朱德对毛主席说:“我要亲自上前线指挥。”毛主席连吸几口烟,没有说话。见此情况,朱德把帽子一脱,捏在手里,大声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因此,朱德上了前线,但前线仍十分不利。川军一直攻到中革军委指挥部前沿。连董必武、林伯渠、邓颖超、贺子珍等老弱及妇女同志组成的军委干部休养连也未来得及撤离,陷入险境。后来陈庚率军委干部团奋力营救,才使得修养连脱离危险,朱德也是在一个排的掩护下仓促撤出来的。

土城战役从预想的歼灭战变成了拉锯战,红军将士的伤亡数字在急剧上升。紧急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毛泽东迅速打开地图,几笔勾画之间,心中便有了对敌之策。他对大家说:“现在必须果断的调整进军方向,彻底轻装简从,从土城渡过赤水河西进,摆脱追击的敌人后,再找机会过长江。”

29日清晨,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刘伯承接到了中革军委的电令:我野战军拟于今日佛晓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南部前进,29日中午12点前全部渡河完毕。此时的中央红军,正与郭勋奇率领的川军打得如火如荼,如何能够在川军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呢?

“军神”刘伯承想出了一条绝妙之计,他派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向敌人发起一轮高过一轮的猛攻。刘伯承说:“这动静闹得越大越好!”而在猛攻的背后,是悄无声息的大部队的撤离。这个障眼法完全迷惑住了川军,等到下午时分,红军的阵地突然沉寂了下来,郭勋奇派人前去侦察,发现红军阵地上一个人也没有。郭勋奇思索片刻后,拍着脑袋大喊:“我们上当了,赶紧去追!”可当川军赶到赤水河边时,发现红军已经全部过河了。红军过河后,还炸毁了浮桥和所有的船只,郭勋奇只能望河兴叹了。

“得意”之二:避实击虚,二渡赤水

“娘希匹,共军太狡猾了!”围剿计划落空的蒋介石在指挥部内大发脾气。接着,针对红军北渡长江的意图,蒋介石立即调兵遣将,迅速形成一条长江封锁线,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刚渡赤水的红军进逼。面对蒋介石的重兵合围,红军下一步该往哪走呢?

毛泽东看着地图,思索良久后说:“现在必须放弃北渡长江计划,红军应该继续向西,朝敌人兵力最薄弱的扎西地区前进。”

2月6日,中央红军主力到达云南扎西的水田寨、大河滩一带,这个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别名叫“鸡鸣三省”。中央红军在此一方面进行休整,另一方面准备伺机进入云南,通过长江上游的最大支流金沙江,继续北上入川。

2月的扎西,天气很冷,经过长时间逃跑式的行军,缺衣少粮的红军中,有一种情绪在蔓延。有人开始骂娘了,一些营团职干部也跟着骂了起来,有些人说:“中央不是在遵义开了会了吗,怎么还是打败仗!”就在这种士气低迷的情况下,红军进行了有名的扎西整编。针对员额严重不足的情况,中央将当时的红军缩编为16个团,还将除枪支弹药和生活必需品外的所有辎重物资甚至连每个班的扫把都扔掉了,这支从瑞金出发,像搬家一样的队伍一下子变得精干了。

红军在整编的同时,敌军也开始了自己的部署。

为阻止红军进入云南,云南军阀龙云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副军长孙渡带领滇军一半的兵力驻守在扎西附近。这样除川军封死了红军向北的通道外,滇军也堵死了红军向西和向南的通道。

中央红军再次陷入绝境,到底该往哪里走呢?这个时候,毛泽东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往回走!红军再次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向东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出其不意,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离开扎西,踏上了回头路,大声喊着“赤化云贵川,打回遵义去”的口号在太平渡口二次渡过了赤水河。这一战术大出敌人的预料,当薛岳的中央军气势汹汹的开进扎西时,扎西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城里到处可以见到红军留的标语:“国军弟兄们,我们借贵方的宝地,过了一个热闹年,谢谢啦!”

“得意”之三:声东击西,三渡赤水

红军二渡赤水后取得的胜利完全超出了设想的规模,5天内,取桐梓、夺娄山关、占遵义城。消息传到重庆后,让蒋介石感到奇耻大辱,只听啪啪两声,气急败坏的他连摔了两个茶杯。“废物,简直是群废物!”大骂道:“这是国军围剿共军以来的最大失败”。这下蒋介石彻底被打疼了,他急忙命令中央军吴奇伟,率两个精锐师向遵义发起进攻。

“吴奇伟的两个师,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来得可真快。”朱德在指挥部内皱着眉头说道。

坐在一旁的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却笑着说道:“我看那,这是个好事呀,他这两个师的装备,我看着都眼馋,既然蒋介石这么热情的送礼来啦,我们就笑纳吧!”

接着毛泽东又说:“趁他立足未稳,集中我们手上所有能调动的兵力,吃掉它!”

之后,毛泽东用一个团的兵力做诱饵,就在吴奇伟的两个师被引到了遵义城南提前布置好的伏击圈内时,红军的轻重火力如山洪暴发一般射向了敌军。

“司令,不好了,我们被共匪的主力包围啦!”一个副官被吓得泣不成声的向吴奇伟报告。

“什么!快,快撤!”吴奇伟此时吓得魂不附体,迅速朝南面逃去。

当吴奇伟逃过乌江后,胆小怕事的他不等部下过江就砍断浮桥,就这样亲手葬送了老蒋的两个精锐师。

损失两个精锐师蒋介石气的更是暴跳如雷,他急忙命令周浑元部停止攻城,立即在遵义城的周围构筑碉堡工事,企图将中央红军困死在遵义城内。

“遵义城不能守了,我们必须马上撤离,而后再做打算。”此时的毛泽东意识到了蒋介石的碉堡阵一但部署完成,后果便不堪设想。

红军刚刚撤出遵义,一军团林彪立即发来了急电,提出了进攻打谷新场的计划。在立即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有人说:“守在打谷新场的是被我们打怕了的黔军,这一仗应该有把握!”很多人都同意这个意见。

“打谷新场不能打!”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原来是毛泽东说话了。

他指着地图对大家说道:“黔军和川军离得不远,滇军也快赶到了,拿下了打谷新场,就等于掉进敌人的陷阱!”

就在大家都对毛泽东的这个说法产生质疑的时候,一个参谋突然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

“刚截获敌人的电报:蒋介石判断我们会取道打谷新场向西突围,所以命令黔军一面加强防御,同时也命令附近的川军协防,滇军也快速的向打谷新场赶来了!”参谋向与会人员报告完情况,转身出去了。

“主席真是神了呀!”就在大家小声议论的时候,毛泽东又说道:“大家希望打一仗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现在必须从敌人合围的某个方向冲出去,再不动作,就是等待覆没!”

那么从哪里突围呢?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毛泽东指着地图,果断地说:“鲁班场!就在鲁班场给我狠狠地打,把敌人都吸引过来,我们好找空隙杀出去!”

鲁班场战役打响了!

“司令,共匪集中兵力向我们发起猛烈攻击,弟兄们伤亡很大!”一个副官跑过来向周浑元报告。

“你确定是红军主力?”周浑元问道。

“进攻火力非常凶猛,应该就是主力!”副官回答道。

“快,把附近的部队都给我调过来,还有,给委员长发电报,让他派兵支援!”此时周浑元焦急的大喊道。

毛泽东见敌人果然上当了,笑着说道:“留下一个团在这里牵制住敌人,主力迅速向西撤离,我们再渡一次赤水河!”

于是在3月16日至17日,毛泽东指挥红军在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三渡赤水,西进川南,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并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

“得意之四”:乘隙而进,四渡赤水

蒋介石发现红军可能会北上渡江,于是他立刻下令:电告薛岳和刘湘,要紧盯共匪,不能再让他们跑了!同时,多出动几架飞机,要摸清共匪的动向。

红军西渡赤水河,进入古蔺县境后,立即派出一个团向古蔺县城方向前进,伪装主力西进,公开摆出要北渡长江的姿势,以迷惑蒋介石的神经。而大部队在附近山沟深林内隐蔽集结,待机行动。

这一次蒋介石又中计了。蒋介石根据飞机侦察到的情报判断红军必然西进无疑,于是调整部署,急调重兵向川南追击,妄图把红军歼灭于赤水河西古蔺地区。此时,可以说蒋介石的部队被中央红军牵着鼻子到处转,而且大多数都是急行军,部队十分疲劳,军中怨声载道,就连敌军中很多将领都在发牢骚说:“红军拐个弯,国军跑断腿”。

鉴于调动敌人的目的已经达成,毛主席决定趁敌新的合围还未形成之际,再杀一个回马枪。他命令红军以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继续诱敌西进,而真正的主力则在3月21晚至22日,以隐蔽、迅速的动作,从各路敌人间隙中穿过,四渡赤水。

渡过赤水河的红军乘机一路向南集结,顺利渡过乌江,兵锋直指贵阳。就在蒋介石急忙调兵防守之际,毛泽东指挥红军虚晃一枪后,继而迅速挺进了云南。此时蒋介石又从滇北和金沙江紧急抽调兵力回防云南。毛泽东趁金沙江南岸防御薄弱之机,指挥全军顺利抢渡金沙江,用的还是声东击西之计。

自此,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军事行动——“四渡赤水”落下了帷幕,其用兵之巧妙不愧为毛泽东戎马一生的“得意”之笔。

编审:李志涛杨汉标

作者:部队

编辑:李博

赞赏

长按







































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bk/12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