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陪伴孩子度过心理断乳期人民资
你们知道孩子的心理也有断乳期吗?如果说断母乳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那么心理断乳则是他们开始面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从依赖到建立独立人格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成长。
今天我来谈谈如何用“故事”陪伴孩子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听:用故事陪孩子入睡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早期教育委员会主席、西雅图儿科专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认为,如果学龄前(6岁)孩子,经常聆听父母读睡前故事,直接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后的学习表现以及上学后的学习成绩。而小龄时期坚持给孩子读睡前故事还可以增加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即使面临分床睡,温馨的睡前故事也会大大减少TA的分床焦虑。
分床绘本推荐:《第一次自己睡觉》
一天,樱子对妈妈说想要练习一个人睡觉。妈妈很奇怪,以前樱子每晚都要妈妈陪才能入睡,现在要一个人睡?樱子说自己已经找到了好助手,就是她心爱的小布偶们。她制定了一个陪伴她睡觉的小布偶值班表:第一天是狐狸,接下来是小猫、小熊、小兔子和小企鹅。这天晚上,樱子开始了她的第一次一个人睡觉计划……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努力学习长大,勇敢尝试自己一个人睡觉,看了让人发笑之余又感动不已的绘本故事。
作者:季巳明代(AkiyoKimi),日本童话作家。
学:学会在故事里独立思考
不同年龄层、不同性格在同一个故事里可以听出不一样的感悟,虽然都是从孩子阶段过来的,可时隔太久想必我们早已忘记孩童时期的想法了,那就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吧。
我在给小小读绘本的时候,一般是概述一遍故事内容后和她讨论这本书的意义,不要觉得孩子太小就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哦,我的经验是他们真的善于捕捉到我们忽视掉的细节。
之前在和小小一起读《天啊!错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和她有不一样的看法,一开始她的习惯是顺从我(因为她认为:“大人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我会在她说出自己对每一本书的理解后告诉她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渐渐地我发现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校里她的嗓门变得越来越大(自信坚定的表现),也常常会把“我觉得、我认为”挂在嘴边。
所以,心理断乳期让孩子独立思考,并不是让TA顺从和被动接受,而是帮助TA在跌跌撞撞中找到自己认为对的路。
创:让TA学会创作自己的故事
没有孩子不爱听故事,但我们往往只停留在让他们听故事的被动学习上,却忘了学以致用的让他们“讲故事”,举例:
小小很喜欢把自己比较喜欢的人物结合自己的生活讲故事,讲的多了那些刻板的衔接词“因为、所以、于是、的时候、可是、不过、但是...、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被用的越来越自如。
引导孩子自己说出听过的故事再到创作故事,不仅可以培养TA的思维能力、表达力和创作力,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TA开始有自己独立搭建整个故事框架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也大大有帮助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bk/1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