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繁华的墓冢
这天去武侯祠,才知道临近它的不止锦里,还有一个南郊公园。即便是周一,作为网红景点的锦里的游客也是相当多,有的地方都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武侯祠自然也是热闹的,毕竟这里的历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而南郊公园就不同了,静静的,仿佛在小憩。
其实我以前是知道武侯区有一个刘湘墓的,但并不知道是在南郊公园。今天偶然间走了进来,首先感觉就是安静。中轴线两边,柏树森森。墓园比我想象的大,先看到一座牌坊门,接着是三阙八拱的旌忠门。门前还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不过是伤残狮子。再就是重檐的碑亭,不过空荡荡的,一无所有;再就是东西配堂,都被改作了商店,卖一些与三国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介绍上说的荐馨殿,已经被改作武侯祠美术馆。这一系列建筑,都是仿古建筑,黛瓦红墙彩绘,与旁边的武侯祠协调统一。
然后才是刘湘墓冢。碑是一九八五年立的,显然原来的是被破坏了。一查历史就很清楚,国民军第21军军长,陆军一级上将刘湘在年10月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他率领川军带病奔赴抗日前线。可惜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2月,他的灵柩移送成都,即将墓址选在成都南郊。墓园由建筑专家仿南京中山陵园形式规划设计的,当时还有刘湘的铜像。陵墓所在地当时就被辟为“甫澄纪念公园”。年1月墓园落成。国民政府在成都为刘湘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
之后,毕竟刘湘是抗日英雄,所以新政府也对刘湘墓园进行了修缮,整治后的刘湘墓园与武侯祠合并为南郊公园。但是到了年,在那个黑白颠倒的时代,成都的红卫兵同园内所谓的“革命职工”一起,竟然凿砸墓冢,破毁棺椁,焚烧了尸骨,使得刘湘墓遭到彻底的破坏。所以即使到现在走近看,你依然可以感觉到一种被损坏的凄怆。“文革”结束后,刘湘墓地属南郊公园管辖。年,为庆祝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又整修了刘湘墓,重新树立了墓碑,但尸骨已不可复寻。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衣冠冢。
我站在墓前,好一阵都无人经过。突然听到一个小孩子在问他爸爸:这是谁啊?他是皇帝吗?他爸爸说:一个抗日英雄。然后就匆匆走了。是的,有多少人知道刘湘,还记得刘湘呢?他是大邑县人,大地主刘文彩是他的叔叔,但是他们年龄是差不多的。刘湘担任过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还是重庆大学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庆大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抗战期间,本来日军是没有进犯到四川的,是川军主动出川抗战。刘湘在死前曾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然而事与愿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点他与诸葛亮很相似,不同的是蜀国被灭了,而我们的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南郊公园的冷清与武侯祠的繁华热闹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早在多年前就形成了吧。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记得远的,却不记得近的。或者说人很容易忘却,他选择的总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益处的东西吧。四川这个地方,一直少有战争,是大后方,所以这里的人一向都很自得其乐的,少有忧患意识。那么,容易忘记也是自然的了。诚如我去年有好几次路过李家钰将军的墓,每次我都会暂留一会儿,以示对将军的敬重,但我基本上就没有看到有什么人去参观。倒是旁边一个茶园,从来都热热闹闹的。
想起了鲁迅的那篇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真的写得好。拿我自己来说,若不是经常写写文章,怕是很多东西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吧。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从不会暂停,它会如大浪淘沙般淘掉许多东西,但留下的就是金子,所以不管如何,刘湘将军率领川军的抗日功绩都会彪炳史册,他也会英名长存。
繁华与冷清同在。
吴本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bk/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