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

儿童白癫疯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724/7328009.html

如果说,最近有什么能让我向所有人推荐的书。

那大概只有这本《历史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

张玮著

中信出版社

那些尘封的往事,鲜为人知的历史,被忽略的点滴,既满足了猎奇的心理,比如说爱迪生实为“商人”;遗孀居里夫人遭遇渣男;四十年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再回月球;又引导读者从另外的层面思考问题,比如说“珍妃为何必须死”,“孙中山为何要让位于袁世凯”。书中写历史的冷酷无情,守卫四行仓库的谢晋元没有死在敌人的枪下,却被自己人缴械、刺杀,那些未曾在战场上屈服的孤军,最终被发配到各地去做苦工和劳役;写人性的温度,从“刘翔去死”到“孙杨不哭”。

这本书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关于抵御外侮的历史,尤使我泪流满面。从清末到抗战胜利,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血战到底的个人与军队,那些能让日军向着遗体敬礼、日军将领亲自跪下整理遗容的勇士,凭借血肉之躯,改变了国家的前途,改变了我们今天可能的命运。

比甲午海战还要早十年的马尾海战,福建水师以渔船的装备对抗法国军舰,全军覆没。在旗舰扬武号沉没的最后一刻,一个年轻人才在众人的督促声中下水逃命,他叫詹天佑;另一位水兵则爬上桅杆,在满天炮火中,挂上一面龙旗。

船虽沉,旗尤在。

二十九军大刀队,在20世纪30年代,还要拿着冷兵器对抗全副武装的日军,是军人精神的永恒鼓舞,也是国力衰弱的耻辱见证。如今,那些一味放大我军超能力的抗战神剧,简直是对那些真正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最大的丑化与不公。

本可安守后方的40万川军,持砍刀、穿草鞋,不远千里,浩荡出川,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役,26万川军埋骨他乡,年到年,四川提供了约全国三分之一的财政供给。川军司令刘湘死后,有人在他的房间找到一张纸条,上有刘湘手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60多年后,汶川大地震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绝不负川。”

为了避免影响飞行员最重要的神经系统,中国首批飞行员之一高志航坚持不打麻药敲断腿骨重接。他与战友在淞沪会战的第二天,击落日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三架,几日内又击落20余架,令日军空军联队长剖腹自杀。在与日军惨烈的空中战斗中,中国第一批飞行员没有一位活过年。他们的斗志让日本士兵为其立碑“支那空军勇士之墓”,令日本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中国已非昔日支那。“

还有很多很多。

这从来不是一本揭秘故事集,而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不,比教科书更高级,作者讲述的只是历史,连评价都少写,透出的却是浩气长存。那些先烈,不分是不是清朝官兵、国民党、共产党,唯心存一念:“打不过,却决不投降”。正如书中所记蒋百里《国防论》扉页所写:“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作者的导师评价他有着“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复旦民间校训),而正是这不功利不盲从的灵魂,才让我们能读上今天值得一看,为之泪盈眶的好书。也正因为有着这样一本本的记录与思考,才成就我们今天的文明和进步。

书中有个典故。讲的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有人出了个谜语,谜面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当时我党和国民党掌控的媒体,分别给出了两个答案,都可成立。答案是什么?你们自己书中去寻。

阅读方式推荐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bk/5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