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上海荒单我眼里的西藏
大漠儿在西藏
十年前朋友问我为何选择一个苗族自治县去做志愿者,我毫不掩饰是因为蓝凤凰和蛊毒。
两年前朋友又问我为何要去修习《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为我要出家。
我对宗教和修行充满好奇,但我并不认为出家是唯一可以通往彻悟的道路。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海子的《西藏》,在我第三次进藏时,我读到了某种神秘,人类最平凡的欲念焦渴,既是精神的,也是肉身的,林林总总的欲望,还有世间的无力与迷茫。
西藏对我来说跟图腾崇拜的大苗山并无二致。人终其一生的追寻安宁,而西藏作为更彻底的宗教社会,那里的人用了更多的时间去过心灵生活。你觉得它很纯,那是因为路不好。如今路好了,大家发财的愿望也更强烈了。
今天,沿着这份西藏书单,聊一聊我眼里的西藏。
1
《艽野尘梦》
作者:陈渠珍
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书中讲述的是年前后的事情。陈渠珍奉赵尔丰命,随川军钟颖部进藏,复娶藏女西原。历经工布、波密等役,至武昌起义后,因兵变率百余部出逃。取道青海,渡哈喇乌苏河,入绛通沙漠,过通天河,经柴达木盆地……历经七月的茹毛饮血生活,仅七人生还西安。
书中大量的笔墨叙述藏地的人文地理,以纪实之笔娓娓道来,作者的进藏和出藏路线也直接形成了今天的川藏北线和青藏公路(和)。进藏的直接原因是年的《拉萨条约》,年至年间,赵尔丰在从康定到工布江达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同时,两千名川军进入拉萨驻守。年辛亥革命,拉萨发生政治内讧,中央政权的式微和令人失望,让西藏地方若即若离,作者率余部离开。
他们离开所走的大羌塘是莽莽的无人区,我年摩旅大北线时尼玛县出来遭遇大暴雪,虽不至茹毛饮血,那情境也并不比艽野尘梦里的描述好多少。
陈渠珍出自凤凰,人称“湘西王”。曾有位文书,叫沈从文。
2
《喇嘛王国的覆灭》
作者:梅?戈尔斯坦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这本书出版前,有个故事。年,有人想请时年90岁的著名藏学家柳陞祺为此书写一评论。柳陞祺先生以视力不佳而婉拒。不久,柳陞祺先生写信给在美国的邓锐龄先生说:对这样的大部头著作,不能听之任之,“我不想看译本,倒想买一本原书”,“如果不难买到,价格不超过一百美金,倒想托你代买一本,我有美金可以还你。”
事实上也是如此,书看起来像盗版,作为权威著作被翻译成这样,也是无语了。历史是个罗生门,人与人的纷争也源于此。决定历史的,不是大脑,也不是屁股,而是胳膊。
里面提及扎仓习经制度,我曾特意去到哲蚌寺了解,并尝试绘制地图,那种感觉相当有趣。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宗教才是最彻底的政治。
3
《西藏与西藏人》
作者:沈宗濂/柳升祺
译者:柳晓青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真正热爱并真实记录西藏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国民政府外交部总务司司长,驻藏中央代表,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一位是驻藏英文秘书,大学教授,藏学专家。书以英文撰写,最初在美国出版,是当时少有的全面论述西藏社会和历史的书籍。
书中即有宏大的历史地理,也有细致的神域人间。被猎奇的土地和民族,在神秘面纱下是失去话语权的,而这本书五十多年后再读,仍能感受到那份历史份量,读后有种恋舍,远比匆忙一瞥的游历有价值。
今天的西藏跟当年已有很大改变,但此书仍不失为了解西藏的最基础通俗读物。
4
《西藏王臣记》
作者:五世达赖喇嘛
译者:刘立千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就是那个被亲信秘不发丧长达十五年的引领西藏历史潮流的一代政治宗教领袖,而这在我看来也是造成六世达赖喇嘛悲剧一生的原因之一。
别致的文学笔法读起来并不是很爽,里面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吐蕃的消亡。
公元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下令禁止佛教,推行本土苯教,史称朗达玛灭佛。这一事件遭遇佛教僧侣反扑,刺杀赞普,天下大乱,西藏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就此分崩离析,陷入长达百年的小邦混战。乱世之中万佛齐暗,僧侣们以佛法之名行淫欲杀戮。作者评价:“僧侣持械杀人,恣意酒肉,纵情淫乐,论师们各从所好,自立宗规”
这真是又一个历史罗生门。
5
《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
作者:邢肃芝(洛桑珍珠)口述/杨念群/张健飞笔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在我看来极其有趣,不似空谷幽兰那般孓然于世的修行,而是始终围绕社会权贵,佛教的生存法则无不勾连着政治和权势。
书中提到太虚法师,借助张学良的力量保护陕西的佛寺,答应去蒋介石的小小的祖庙雪窦寺担任方丈,将一堆军长师长甚至国民党中委纳入自己的门下。
佛教的高僧大德,为军阀政客做升迁法事、做护国(集团的命运)法事、平安法事,许多赫赫有名的军阀,像赵恒惕、孙传芳、刘湘以及书中提到的四川省长王陵基,都是大开法会的主儿。更有甚者,还直接作用于军阀集团对内部的整合,比如湖南军阀唐生智,就在擅长藏密的顾法长的参与下,让全军将士受居士戒,练成了一支“佛军”。
书中还提到修行佛学阶位,以财力做布施,布施能力越大考试难度越低。而作者则是在内地政府和财东支持下才得以放得起布施,获得了藏传佛教的最高学阶。
这些今天看来也无不如此,清净和道德,不过梦幻泡影。
6
《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马修·理查德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场理性的辩论是否就能证明非理性的存在?为什么知识和才华并不一定意味着人性的完美?佛学究竟是什么?是一种哲学还是一个宗教?它如何解释生命的意义?
作为两种哲学体系的交锋,这本书中观念的交锋展示的是双方思考的过程。讨论以科学为标准,符合逻辑为前提,看起来有时儿子似乎是在自说自话。这在很大程度上被一些标准佛教徒所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不同的思考范式,背后不同的体系,是无法以你认为的方式来通达的。
表达都是虚妄,对话远未结束,人生才是那个真正的漫长修行啊!
荒岛上海摄影:佳明
荒岛天津
南开区南开大学西南村7号楼2门室
周二→周日10:00-22:00周一休息
--·店里
--·木南
荒岛上海
杨浦区大学路号室
周一→周日10:00-22:00
--·店里
--·大漠
荒岛广州
天河区天河北路号沃凯街3楼
周一→周日10:00-22:00
-·店里
--·小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gs/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