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拂尘三稿曾被中南海善待的前清名仕

百年拂尘:(三稿)曾被中南海善待的前清名仕们

新中国成立初期,晚清以降的一些臣服新政权的遗老名仕,受到毛泽东主席善待,闲官厚俸,有车有鱼。或宴请于中南海,或游览同游于天坛,或颐养颐和园,或书信互达。其中名声显赫的,包括以下二十位大佬们:

萨镇冰

近代海军奠基人、北洋总理萨镇冰(年---年)。

萨镇冰祖籍山西代县,出生于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早年进马尾政学堂,学习天文、驾驶。以第一名毕业,同学有名将邓世昌。年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同批学生中有严复、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等。历任北洋水师帮统,海圻舰管带,北洋海军统领,总理南北海军,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总司令)。曾参加甲午海战。武昌起义时的军政府提督黎元洪,出身北洋海军,与萨镇冰有师生之谊。武昌起义时,率海军消极避战。北洋期间,三度出任海军总长,年5月暂代国务总理。年---年任福建省省长。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挂名海军高等顾问。年11月支持李济深、蒋光鼎、蔡挺楷发起的反蒋人民革命政府。

年8月,代总统李宗仁亲赴福州,转达蒋介石力劝他赴台湾之请,萨镇冰以老病为由拒。他为解放军进驻福州做了不少有益工作。新中国建国后,萨镇冰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年1月,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占领汉城后,萨镇冰闻捷,联想57年前亲历甲午之败,赋诗:“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时”。

年4月10日,萨镇冰病逝于福州,享寿94岁。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唁电,中央出资治丧,福建人民政府举行公祭,归葬与福州西门外梅亭。

公祭文悼:“你是我国海军的前辈,一生廉朴,礼贤下士……我们敬佩先生爱好和平、拥护民主的精神和廉朴的生活作风。”

萨镇冰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河沿。始建于明代。

颜惠庆

近代外交奠基人、北洋总理颜惠庆(年4月20日---年5月24日)

上海人氏颜惠庆,年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曾为商务印书馆主编《英汉双译大辞典》。清末()任外交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总办。年,联手伍连德参与满洲大防疫。年---年,出任外交次长,驻德、丹麦、瑞典等国公使,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顾问。年8月---年春,历任外交总长、内务总长、国务总理摄政总统。年离开政界,任天津大陆银行董事长。自来水公司董事长。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再次出山,先任驻英,驻苏大使。

年1月,当选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团成员,6月当选国民政府第一届参政会参政员。年8月---年3月,作为蒋介石私人特使,赴美谒见罗斯福总统,参加太平洋国际讨论会,协助驻美大使胡适致力对美外交。年3月15日,颜惠庆抵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他和另一著名外交部长陈友仁等人被日军软禁,押返上海。自此闭门不出,拒不与汪伪政府合作。

抗战后,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

年2月,受李宗仁代总统委托,代表上海各界,与章士钊,邵力子、江庸等社会名流组成和平代表团北上北平、石家庄,与中共高层商议双方停战和平,受到毛泽东,周恩来诚恳款待。返沪后,两次拒绝蒋介石赴台邀请,坚留上海。

解放后,颜惠庆出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府政务院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要职。

年5月24日,病逝上海,享年73岁。遗著《颜惠庆日记》是研究近现代外交史的宝贵史料。颜惠庆故居位天津和平区睦南路26号,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张元济

中国出版教育界巨擘、一代文宗张元济(年10月25日---年8月14日)

祖籍浙江海盐县武源镇范家场名门望族的张元济,年10月25日出生于广东。年(光绪壬辰)进士,与蔡元培、张謇同登翰林院。百日维新时,张謇去办实业了,蔡元培回宁波老家教书育人了。因参与百日维新被追责的张元济,幸得李鸿章相救,并推荐给盛宣怀,当了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后任南洋公学校长。仅张元济创办、蔡元培主持的一届“特班”,就出了民国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蒋梦麟、叶公超、邹韬奋、朱屺瞻等名流大家。

年,张元济接受夏瑞芳邀请,投资转业于商务印书馆,出任编译所长、经理。年接任董事长,直至年逝世。

年---年间,有一批后来的中国文化大师被张元济“海纳百川”,如陈布雷、郑振铎、、竺可桢、顾颉刚、王云五、李石岑、谢无逸、周予同、任鸿隽、陶孟和等,都是领潮一时的文化翘楚。陈云和夏瑞芳是青浦同乡,陈云是练塘镇人,夏瑞芳是朱家角镇人,相距不远。年---年,陈云在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务工。五州运动起,组织工人罢工罢业,始投身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历史大潮中,张元济主持的商务印书馆,在“开启民智”的大旗下,犹如引领航道的文化巨轮,在弘扬中西文化交融的领域,树立了无敌丰碑。

张元济、蔡元培是近代中国文化教育领域的两大文明旗帜。文化价值观的开明、开放、公正、兼容、海纳百川,是他俩的共同理念和实践。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张元济晚年书写的对联。百年前,中国读书人都在寻找强国富民之道。张元济选择了以出版推动教育与文化,承担起为中华民族“文明续命”的重责。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以扶助教育为己任”成为他终身的使命。

为适应办新学的时代需要,商务版《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于年出版,被全国各地学堂广泛采用,晚清时发行总量占全国4/5,印刷总量达到一亿册。

年以后,张元济聘请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将旗下为鸳鸯蝴蝶派主导的“小说月报”改编成为第一个大型新文化、新闻、文学综合刊物。鲁迅、瞿秋白﹑沈泽民、周作人、张闻天、郑振铎、叶圣陶、胡愈之的理论文章,冰心、茅盾、王统照、许地山、庐隐的小说,朱自清,徐玉诺﹑朱湘﹑梁宗岱等人的新诗,巴金、老舍、丁玲、胡也频﹑张天翼、沈从文﹑戴望舒﹑施蛰存的小说,耿济之翻译的《狂人日记》(果戈里),《侯爵夫人》(契科夫)、《父与子》《猎人日记》以及出自其他译家的高尔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乔治桑﹑莫泊桑﹑菲利普﹑法朗士﹑包尔都等世界名家的作品。年1月《小说月报》,由于“一二八”毁于战火而停刊,共出22卷期。在中国近代新文学史上,占有及其中重要的地位。

早在“五四运动”前,张元济推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等大批外国学术、文学名著,启蒙了两代人。他主持影印《四部丛刊》,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辑印《续古逸丛书》《涵芬楼秘笈》,创建东方图书馆,对传承中华文化有大贡献。

年,为庆张元济七十大寿,由蔡元培、胡适、王云五发起,收录当时二十多位文化界名人学者在各自领域的学术论文,编印了《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以贺。文化界盛赞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

从年—年,商务印刷馆始终把出版好的教科书为主业,先后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中国历史教科书》、《共和国课本新理科》、《最新格致教科书》等,发行量占全国60%以上。

年8月张元济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年9月,张元济作为特邀代表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年毛泽东邀请张元济和起义将领程潜、陈明仁、李明灏、程星龄,李明扬等同游天坛,陪同的还有陈毅、刘伯承、粟裕。10月11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设晚宴招待张元济等爱国民主人士。

张元济解放后任全国人大一、二届代表,首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行政委员会委员,首任上海文史馆馆长。

在年12月30日---年5月23日,一直关心西藏和平解放的张元济三次给毛主席写信。

在第三封信中,张元济附呈年岁末写的《庚寅岁暮告存》二首七绝中的《积雪西陲》:“积雪西陲今渐化,怒涛东海讵难平;祈天我欲须臾缓,扶杖来观告武成。”

毛泽东于年7月30日回信:

菊生先生:

去年十二月三十日,今年四月十五日和五月二十六日三次惠书,并附大作书一函,均收到了,谨谢厚意。积雪西陲一诗甚好。由于签订了协定,我们的队伍不久可以到拉萨了。尊恙有起色,甚以为慰。

此复。敬祝

康吉

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七月三十日

8月29日,张元济第四次写信给毛泽东,提出西藏文教工作四项建议,又附上所赋《西藏解放歌》。

年9月9日,毛主席复信张元济:

菊生先生:

八月二十九日惠书敬悉。解放歌具见热忱慷慨。建议各事都好,编藏文小册子尤为急需,已告有关机构加力办理。我入藏先遣支队日内可到拉萨,沿途得藏人热烈欢迎,知注并以奉闻。

此复,顺祝时福。

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九月五日。

张元济《西藏解放歌》,载于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张元济文集《读史阅世》。全文气势磅礴,谈古论今,纵横洋溢。

年8月14日22晚8时,张元济于93岁高龄病逝。由上海市副市长曹狄秋主持公祭,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送了花圈。几经周折,张元济迁葬于故乡浙江海盐县武原镇范家场。

张元济生前自挽联:

“好副臭皮囊,为你忙着过九十年,而今可要交卸了;这般新世界,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

张元济图书馆位于武原镇文昌东路,占地平方米,内设张元济先生纪念堂。馆名由惜墨如金的陈云题写。

李根源

辛亥元勋、名帅恩师、政学系领袖、藏书家李根源将军(—):

李根源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梁河县九保乡)。年公费留日,入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年在日本横滨加入同盟会。年9月,任大清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

年—年在日本振武学堂和士官学校的近代名人有蒋中正、唐继尧、徐树铮、程潜、黄慕松、赵恒惕、李烈钧、孙传芳、何成俊、杨宇霆、闾锡山、尹昌衡、黄鄂、张群、何应钦、许崇智等大批在中国军政舞台上显赫一时的人物。更早的蔡锷年考入陆军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淮被举“中国士官三杰”。

云南讲武堂培养的名将有朱德、叶剑英、朱培德、刘存厚、龙云、卢汉、孙渡、王甲本、唐淮源、赵锡光、范石生、金汉鼎、赖心辉、盛世才等。还有参加过北伐,年当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的越共元老武海秋(阮海臣),参加过北伐、广州起义、历任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东北抗联苏联教导旅参谋长、中共东北执行委员会书记、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元帅、委员长、副主席的崔庸健。

年10月30日,李根源率兵起义,占领五华山。史称“重九起义”、“云南起义”。起义后成立“大中华云南军部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李根源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

年1月,当选为民国国会众议员。后南下与两广实力派新军阀岑春煊联手在广州组织讨袁军。年11月—年11月,避袁世凯通缉,再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经济,组织政法研究会,和黄兴发起欧事研究会。

年12月24日,蔡锷、唐继尧通电护国讨袁。李根源从上海赴香港设反袁机构,接应蔡锷。

年3月上旬,李根源与梁启超在香港策划成立“南方军务院”。5月10日,在广东肇庆成立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李根源任副参谋长。

年2月20日—10月21日,任陕西省长。年—年,历任驻粤军总司令、督办,广东海疆防务、北洋政府航空督办、北洋政府农商总长。

年辞职归隐苏州。抗战期间,应龙云、于右任之请先后任云南省政府顾问、云贵监察使。期间兼任过腾冲县长、腾冲益群中学董事长、腾冲茶叶茗茶所长。

年,李根源归隐苏州后,一是热心乡梓教育和新村建设。年,和黄培炎,耆绅张一麐等发起建设“善人桥新村”,成立实验农村办公室,组建制绣合作社,从欧美引进新图案设计,丰富产品设计;开办制绣传习所,建立民众教育院,民众茶园。年,在苏州建立私立阙茔小学;年,创办实验农村,建立平民夜校。抗地归滇期间,年任腾冲益群中学董事长;年倡办保山农业职业学校;年,任腾冲茶叶讲习所所长;年,在腾冲发起创立私立大同职业学校;年,参建腾冲私立高级高科职业学校、保山私立运征中学,云南省第六师范。

二是痴心于史籍和金石购藏和金石研究。搜集江南碑刻种,著《吴郡西山访古记》;建藏书楼"曲石精庐"、"柱笏楼",编《曲石精庐藏书目录》。年,李根源将三万余种古藏、书画、文物、碑墓志93方,捐苏州文物管委会。

年6月,李根源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年初,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遂迁居北京,年3月,李根源因病入院,周恩来、朱德多次亲往探望。特批,每年夏季安排到颐和园介寿堂休养。

年7月5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安葬于苏州藏书小王山。

李烈钧评价,李根源策动云南起义和广西独立“于民国固有殊勋也”(李烈钧集)。

朱德年在解放日报撰文盛赞李根源对云南讲武堂之功“满清政府对于革命力量的压迫是及其残忍的,对于讲武堂的摧残是非常严厉的。李根源先生对于教育的维护起了很大的作用。凭着他的革命热情,任劳任怨的精神,这个革命熔炉才得以保存下来”。

年春,周总理赴潞西会商签行中海条约前,偕医院探视李根源,称赞“您在清末,为中缅边界问题反对英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出过不少力,现在中缅边界问题即将彻底解清,李老可以放心了”。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云南人楚图南称赞李根源一生:“万方多难古神州,边陲共豪抗逆流。辛亥光复树义旗,民初护法运安谋。有为面守切实望,亦武亦文胜后待。曲石遗篇传海内,公贤典范安千秋”。(楚图南著译选集)。

李根源夫人马树兰(年—年,云南通海人),经冒广生、叶恭绰推荐,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馆馆员,擅绘牡丹、菊,出版有《石君老人菊花画刊》)

第五子李希泌(年—年),年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毕业。著名图书馆家、历史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员,少时曾师从章太炎。

李根源故居纪念馆,位于云南腾冲县城西部大盈江畔叠水河村的“叠园”。

叶恭绰

三朝重臣、古史文化大家、毛公鼎保护人叶恭绰:

叶恭绰上半生是中国铁路交通的奠基人,下半生辞“仕”为“士”,专业于古史研究文化,讲学和文物收藏。

叶恭绰,祖籍浙江余姚,生于北京米市胡同。儒学世家,家学渊源。祖父叶衍兰(兰台),清末翰林、仕官户部郎中,军机章京。金石、书、画大家;父叶佩含亦是诗文、篆、隶“靡不精究”,中年早逝。叶恭绰年入京师大学仕学馆。年捐通判,入邮传部,清末曾任铁路总局提调,芦汉铁路督办,内阁议和处参议。

年5月—年,历任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司长兼铁路局长,交通部次长兼邮政总局局长,兼铁路督办、兼唐山交通大学校长。梁士诒内阁交通总长。年春去职赴日。

年5月—年10月,任孙中山广州大本营财政部部长,兼理广东财政厅厅长,大本营建设厅厅长,财政委员会委员,兼盐务督办等职。

年11月—年11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

年始,任国学馆馆长,兼故宫博物院常务理事。

年12月—年1月,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部长;

年挂名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蒋介石为委员长、汪精卫、宋子文、孙科等为常务委员)。自此,淡出官场,专心文化收藏、弘扬佛法、赋诗绘画。

他的侄子叶公超(年10月20日-年11月20日)名声很大。近代著名教育家、书画大家,叶公超早年曾留学美国、英国、法国,年归国后先后任教北大、暨南、清华、西南联大。年—年,先后任职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任马来亚专员,驻伦敦办事处主任、外交部参事兼欧洲司司长、外交部常务次长、外交部长、 当局"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驻美大使等职,是国民政府对美邦交的重要推手。叶公超门下弟子有钱钟书、卞之琳、季羡林、杨联陛、杨振宁、许渊冲等一流文化学者。

叶恭绰和叶公超叔侄联手购护国宝“毛公鼎”,是中国文物收藏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作器者毛公。年出土于宝鸡市岐山县。经多次辗转,年为两江总督端方收藏,年11月27日端方为革命军所杀。其后人将其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后辗转由时任北洋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出巨资收购,存入大陆银行。

年抗战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被暗藏于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美艺公司仓库。

年,他的姨太太为侵吞财产,大兴讼事,并向日本宪兵队透露了毛公鼎藏在上海的事。叶恭绰急电叶公超起沪主持讼事,嘱托:不得变卖,不得典押,决不能流出国土。叶公超回沪后被日本宪兵队关押,先后七次刑讯,动用鞭刑、水刑、逼其说出藏鼎之处。叶公超拒不吐口,后嘱咐家人找工匠仿制一只赝品上交。由其兄长叶子刚出面保释。被关押了一个月零19天。后来此鼎辗转为上海巨商陈永仁典购。年,陈永仁将此鼎上交军统控制的“上海敌伪物资管理委员会”处理。后转交南京中央博物馆收藏。年春,随故宫文物迁台北,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叶恭绰下半生,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一、散尽财力搜集和保护文物:

他收藏的稀世国宝有:西周毛公鼎、晋王羲之《曹娥碑》、晋王献之《鸭头丸帖》、清初张纯修《楝亭夜话图》等;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乡镇专志、清人词集、清人传记、名僧翰墨、文物图录,仅清人词集有余种,《全清词钞》有家。他将大量珍贵古籍、文物捐献(少量出售)给,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的图书馆、博物馆、有关文化机构。《鸭头丸帖》归上海博物馆,《楝亭夜话图》归吉林省博物馆。

二、弘法建寺:

年,叶恭绰联合熊希龄、梁启超、蔡元培等发起组织“支那内学院”董事会,呈请北京政府、江苏财政厅拨款补助。获江苏财政厅十万元补助。这是首所佛法研究院,兼勘刻字佛经。成为佛学研究重镇。年,他在北京发起影印日本佛经《卍字续藏》;年,叶恭绰在青岛带头捐资善款,并请北京倓虚法师负责,兴建了湛山寺。年,在北京影印《宋藏遗珍》;年,在沪影印出版宋版藏经部。他还在上海赫德路佛教净业社的社址“觉园”内,成立“法宝图书馆”。年,迁居香港时,叶恭绰与青岛湛山寺主持倓虚法师牵头,联合一批名望居士,出资兴办“华南佛学院”。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当选为理事。

三、书画著述:

叶恭绰诗词、书画领域颇丰。出版有《叶恭绰画集》、《叶恭绰书画选集》、《矩园馀墨》、《清代学者像传合集》、《遐庵词》、《遐庵谈艺录》、《历代藏经考略》,编有《全清词钞》、《五代十国文》、《广东丛书》等。

年2月,为阻止北京市政府强拆袁崇焕墓。叶恭绰、柳亚子、李济琛、章士钊联合谏书毛泽东。毛泽东回复:“数月前接读惠书,并附萨镇冰先生所作诗一首,不久又接读大作二首,均极感谢。萨先生现已作古,其所作诗已成纪念品,兹付还,请予保存。近日又接先生等四人来信,说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此事嗣后请与彭真市长接洽为荷。”后在这些老先生多方奔走呼吁下,北京市政府九次对袁崇焕墓全面修葺,后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袁崇焕祠墓,位于北京东城区东花市一巷斜街。

年,叶恭绰赴京先后任政务院文化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文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闲职。年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八岁。安葬于南京中山陵“仰止亭”(叶恭绰当年所建)畔。

李书城

黄兴盟友、中共初创期间重要赞助人李书城(年—年):

李书城对中共创建最大贡献是年—年,提供了他在上海贝勒路树陵里号(今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纪念馆址)无偿提供给胞弟李汉俊,成为中共筹建期的重要活动场所和中共一大开会地。李书城的前妻甘世瑜,曾变卖珍藏书画,资助李汉俊早期建党活动。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七人发起组织建立了上海共产党,李汉俊曾任上海共产党代理书记。他联合挚友董必武发起建立湖北党支部。参加一大的十二位代表中,湖北代表五位: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仁静。中共一大的实际筹建组织人之一是李汉俊和张国焘。相当于秘书长。当时陈独秀在广东、李大钊在北京。

李书城,湖北潜江人,年就读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李书城在弘文学院的校友有黄兴、陈乔华、杨度、胡汉民、张澜、林伯渠、杨昌济、朱剑凡、陈寅恪、鲁迅等民国名士;年和钮永建、黄兴、陈天华等余人组成的拒俄义勇队(后更名:军国民教育会)。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和年由黄鄂、李烈钧、阎锡山牵头的铁血丈夫团。有成员蔡锷、李根源、尹昌衡、张凤翔、程潜、朱绶光、张群、唐继尧、李干璜等一批近代名将。

李书城一生中可圈可点的活动还有:

一、督军校:年—年2月,应广西巡抚张鸣岐(铁血丈夫团成员)之邀,任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和陆军小学监督,主管教学。新桂系将领,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叶琪、李品仙、夏威、廖磊,都出自他门下。

二、荐英才进新军:年武昌起义前夕,利用任清政府军咨科科员兼官报局副局长职权,运筹吴禄贞、张难先、李六如、蒋翊武、刘静庵、江炳灵、朱元成、熊十力、胡瑛等反清志士进新军任职,暗中掌握枪杆子。

三、武昌首义有功:年11月,武昌起义后,被黄兴委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参谋长,协黄兴攻打武汉。

四、南京八师反袁:年南北议和后,李书城任南京留守府总参谋长。年,8月11日二次革命即失败时,李书城何海鸣平南京第八师余官兵起义,与北洋军血战,9月1日失守。

五、助孙护法:年参加护法运动,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军委会委员。

六、助力北伐:参与策反湘军唐生智、夏斗寅,协助联合冯玉祥起义南下。

七、拥共反蒋:抗战后,掩护中共地下党李声簧(李汉俊之子)、赵忍安在武汉重建党组织,建立交通站。年1月,发起组织“湖北人民和平促进会”,秘密到河南解放区拜会陈毅、刘伯承将军。年4月渡江前夕,李书城动员各界成立“武汉临时救济委员会”,有效守护公共设施不为溃敌破坏。

李书城与中共元老董必武、林伯渠缘分很深。从辛亥、建党、北伐、抗战,都有合作。这对率军屡战屡败的、早在年已淡出政坛,以研佛经为主的李书城,二十年后又被重新启用,极为关键。

年9月21日,受毛主席邀请。李书城作为无党派人士代表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在10月9日在政务院三次会议,经周总理报告提名,批准为首任农业部长。年4月,当选全国人大常委。

年8月26日,李书城病逝北京,享年八十三岁。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李书城故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1号。

符定一

清末举人,湖南耆宿,毛泽东恩师符定一(.12.12---.5.3):

湖南衡山人符定一,年京师大学堂毕业,奏奖举人,中书科中书。曾任清资政院秘书、顺天高等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回湘,历任岳麓书院山长、湖南省教育总会会长、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湖南师范学校校长。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稽核总所总办。和湘潭杨度至交,曾以湘籍硕学通儒的身份与叶德辉发起筹安会湖南分会,任副会长,为袁世凯称帝站台捧场。年4月,袁世凯称帝后,出任安福国会众议院法员。

符定一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曾受教于长沙经今文大师皮锡瑞,笃守清乾嘉经古文派之宗。与章太炎、章士钊同为思想封建的文化保守派。著有《伪经考驳谊》、《说文本书证补》、《联绵字典》等。

符定一与毛泽东之缘:

年,19岁的毛泽东投考符定一新川办并任校长的省公立高等中学,国文题目为《民国成立,百端待理,教育与实业应以何为重》,毛泽东文笔出众,深得符定一喜爱和器重。符还将自己圈点过得《御批通鉴辑览》送给毛泽东。

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赴京朝问,符定一时任国会众议员,定居北京,毛泽东经常登门求学,受到款待。符师母每月补助毛泽东5元大洋。

年6月,代表无党派人士,参加新政协筹备。建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二届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若不是青年曾为毛泽东启蒙恩师,而毛泽东又有心树“尊师恩”的公众形象,符定一以湖南一介乡宿之名位,出任新中国以“敬老崇文”为宗旨的首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领袖一批前清民国治学元老,耆年硕学之名士,断无可能。

中央文史馆馆长馆员为终身制。历任馆长符定一、章士钊、杨东莼、叶圣陶、萧乾、吴空、启功、王楚光、袁行霈等。首任副馆长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年章士钊继任后又增聘徐森玉、陈寅恪、沈尹默、邢赞亭、谢无量、商衍鎏为副馆长。先后有馆员陈半丁、朱启钤、尚龙友、张伯驹、王世襄、钱均夫、张恨水、吴小如、吴行、孙天牧、黄均、郝怀、许麟庐、冯忠莲、杨蔓庚、孙瑛、候及名、刘继瑛、任继愈、汤一介、杨鹏、勒尚渲等名馆员。(现还有20余名,含名人韩美林、樊锦诗、饶宗颐、王豪、许中筑、叶嘉草、舒乙、杨天石等。)

年5月3日,符病逝北京,5月6日公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送了花圈。骨灰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陈叔通

清、民两朝议员,反袁斗士,商务印书馆元老,清翰林陈叔通(年---年)。

浙江杭州人陈叔通年中举,次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年留学日本政法大学。年回国,参与清政府宪政改革。年任清政府资政院民选议员,民国成立,由浙江省推选为第一届国会议员。年后,参加梁启超、蔡锷等发起的反袁斗争,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起义,梁启超赴粤桂间策动。陈叔通通过其好友江苏督办冯国漳的秘书长胡嗣瑷的帮助,借得冯的“华密”电报本,通电西南各省发动反袁。推动各省独立、起义反袁,迫使袁世凯于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

年后,陈叔通转仕为商,任商务印书馆董事,总务处长,主持日常工作。后有应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揆初的邀请,任该行驻行常务董事。在文化、教育、金融界积累了深厚人际关系。抗战期间,陈叔通避居上海租界,拒绝日伪多次威逼利诱,拒不出任伪职与日伪合作。

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又起。陈叔通以古稀高龄挺身而出相应中共中央号召,在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中,做了很多有益工作。

年,中共提出“五一号召”,倡议召开新政协会议。在中共安排下,陈叔通潜离上海,经香港于3月抵达北平。受到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对上海工商也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工商界人士,由此没有下决心逃离。

陈叔通是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中极少数持积极与中共合作,又在上海工商界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资深人士。

新中国成立后,陈叔通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左派代表积极参政。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陈叔通善诗,70岁时刊印《百梅书屋诗存》一卷。他还将珍藏的百梅图和其它名贵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

陈叔通对新中国最大贡献是,曾为钱学森回国,穿针引线。陈叔通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蒋莫父亲蒋百里,自幼生在杭州为同窗好友。后三人又留日,情同手足。

此后,钱、蒋、陈三家往来密切。

年5月,钱学森夫妇从海外华人报刊上看到“五一节”报道,有陈叔通作为国家领导人上天安门城楼检阅的消息。就通过夫人蒋英在比利时的妹妹,转写一封信给陈叔通,表达了期盼早日回国之意。陈叔通收信后即交给周总理。中国政府正是根据钱学森这封亲笔信,逼使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批准钱学森回国。

年2月1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0高龄。

陈叔通故居,位于北京头发胡同46号。

冒广生

元世祖之后、望门硕儒、两朝致仕的甲午科举人、维新名仕冒广生(年—年):

冒广生,江苏如臬人,因生于广州而名。近代文化史大师。先祖为元世祖忽必烈;冒氏是色目人,为如臬名门望族。先祖冒辟疆是明末著名“四公子”,入清后不仕,隐居如臬,遗园林大宅“水绘园”,迄今仍是著名园林。著有《影梅庵忆语》,与爱妾董小宛流传一段凄怨的传说。

冒广生幼年受外祖父周星诒(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曾任福建知宁知府),授经史、目录、校勘之学兰;受外祖父,时任两广盐运使周里誉诗赋、词曲的熏陶。青年师从广东越华书院讲学的著名学者叶衍兰(近代学人叶恭绰的祖父)学习诗词。年中举人。

戊戌变法前,冒广生闲居苏州外祖父周星诒家。周星诒的书斋“瑞瓜堂”,藏有数万卷古藏书和金石书画。周家是苏州文苑,江南文人谭献、俞樾、王鹏运、郑文焯、文廷式、曹元、书画家吴冒硕等多人常聚于此切磋唱和。冒广生受益殊深。

年,康梁变法,冒广生入京参加“公车上书”,名列保国会之中。

年,在五城学堂,冒广生和林琴南同拜桐城派吴汝伦为师,称“海内三古文家”,齐名京都。

年—抗战前,冒广生曾仕三朝:清(刑部及吏部郎中),北京政府(农商部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江浙等地海关监督)、南京政府(戴季陶主持考试院委员)。

抗战期间,冒广生避居上海租界,专心著述,对经史子集皆有精辟研究。代表作有:《京氏易三种》、《大戴礼义证》、《纳甲说》、《纳音说》;史学:《唐书吐蕃世袭表》、《蒙古源流年表》;诸子:《管子集释公编》(未完稿);校译:《淮南子》、《晏子春秋》、《文子》、《列子》、《春秋繁露》等;词曲:《四声钩沉》、《倾杯考》、《宋曲章句》、《疚离河伦》、《后山诗任渊注补签》。文学作品:《小三吾亭笔记》、《小三吾亭诗、文、问名集》等。抗战后,任“国吏馆纂修”。以文交友,和社会名流、学者于右任、程潜、尹炎武(文史大家)、柳治徽(历史学家)、王辟疆(目录学家、藏书家)等常聚常往。

年春夏之交,南京、上海解放。冒广生失业。闲居上海,生活困顿。受周恩来总理委托,陈毅亲自登门拜访,安排他任职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解决了温饱之困。

年春来,冒广生赴京参会期间,有幸得周恩来登门拜望和毛主席邀在中南海讲文论史,毛泽东说:“你们过去提倡维新,我们后来号召革命,大家都是为了救中国,是同一道路的人”。

冒广生终生有两位挚友:一是“戊戌六君子”的林旭。林旭被捕前,冒广生冒险相守至天明。事隔多年,冒广生追思:“碧血已成千古恨,黄粱才熟片时饮”。二是诗友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胡汉民《不匮室诗钞》是冒广生作序,其中于冒广生唱和的约近40首。年,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双龙岗时,独有冒广生冒险多次探陪,被胡汉民视为患难知己。

冒广生于年—年,居住在今上海延安中路弄的模范村22号。弄堂口挂有铭牌:“冒广生旧居”。

沈钧儒

从清末到共和国,一身追求宪政法治的前清进士、“石痴”沈钧儒(年1月2日——年6月11日):

沈钧儒先生,年出生在浙江嘉兴城内南帮岸22号(现为沈钧儒纪念馆,江泽民题匾)。15岁中秀才,28岁(年)中举人,次年应殿试“赐进士出身衔”,任大清刑部贵州司主事(相当于省高院院长)。年,官派日本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后继入补修科,年4月毕业归国。年9月任浙江谘议局筹办处总参议,10月任浙江省谘议局副议长,三次进京请愿开国会,是激进的立宪派。年底,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辛亥革命后,先后参加统一共和党、同盟会、南社、国民党,参加张耀曾、李根源为首的政学系。

年初始—年,沈钧儒历任浙江省教育会副会长、浙江省临时议会议员、国会参议室候补议员、议员、北洋政府司法部秘书;孙中山护法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北洋政府国会参议院秘书长、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等职。

年后,与蒋介石南京政府持不合作立场,弃政从教。年秋任上海法科大学(后名:上海法学院)教务长兼律师。以敢于主持正义,捍法尊严而信用卓著。

年,参加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鲁迅一同当选于上海分会执行委员。4月,为营救被捕的陈赓等人,与宋庆龄、蔡元培等七人当选为人权同盟营救政治犯委员会委员。

年12月,领导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与马相伯、邹韬奋等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次年1月,扩大为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任主席;年5月31日,参加宋庆龄、马相伯发起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常务委员、负责组织工作。

年11月23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仆、史良、王造时、沙千里被捕,史称“七君子事件”。宋庆龄亲赴苏州营救。

年—年,到重庆代表救国会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年以后,他联合一批支持中共持久抗战、反蒋介石独裁、一党专政,破坏国共抗日统一战线,主张实行宪政成立联合政府的爱国民主人士,如邹韬奋、章乃器、张澜、黄炎培等,发起宪政运动,积极组织民主党派团体,为中国最大的第三党派——中国民主同盟的发起整合建设,起了重大作用,当选为民盟副主席。

年5月,和在香港民主人士,在中共安排下从香港赴东北,9月抵哈尔滨;年2月到北平。期间,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任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

开国大典,在毛泽东身旁,一矮个长髯长衫的老先生,就是沈钧儒。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一、二届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一、二、三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年6月11日,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反对独裁,主张宪政,是沈钧儒法学思想的核心。强调执政者应发扬民主,厉行法治。“欧美式政治之精神在法治,中国式政治精神在人治”,“唯民主可以牵专制之称威,唯法治可以纳宪政与轨物”。

题外话:沈钧儒自幼传承从曾祖父沈濂开端的传代“藏石”之风。藏石、赏石、以石交友、会友,是沈钧儒人生最大爱好。他的藏石、品种繁多,名石有雨花石“竹叶婆娑”、“仕女弹琴”、“仙人探洞”、“太湖石”、“鸡骨石”;端砚:“冰纹”、“绿端”、“青花”;各种陨石、化石数以千计。他的书斋名“与石居”、自咏诗:“吾生尤爱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吾居,安然伴石眠。至小莫能破,至刚塞天渊。深识无苟同,涉迹渐戋戋”。

沈钧儒藏石传于第三子,中央美院教授沈叔羊;叔羊又传于其子沈宽;沈宽女儿沈萌、儿子沈挚也承袭了爱石、藏石的祖风。沈宽自命居室“挚石居”。

“痴石”七代不衰,真绝世之挚。

沈钧儒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位浙江嘉兴市南帮岸3号,江泽民提匾。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澜

从发起保路同志会到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前清秀才、“川北圣人”张澜先生(年4月2日—年2月9日):

开国大典,站在毛泽东身边、长衫、长髯的清瘦老者,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盟主席张澜。

张澜是清末秀才,教书为业。与其他在民盟民主革命中出类拔萃的社会活动家不同,张澜一生言行纳纳、性格内敛、行为稳健、生活简朴,外表亲和温润如玉,无不散发出“温良恭俭让”的儒家中庸风范。

恰恰是这位谦谦君子,在年和年,终生仅有的两次重大“反戈一击”,成就了他参与催生“中华民国”和参与奠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1)、年以立宪法派官绅身份(四川省咨议局议员)、发起“保路同志会”,率先引发四川会党、民众们与新军大规模武装冲突和吴玉章等革命党人武装反清夺权(荣县革命)的浪潮。为武昌首义,创造了历史机会。成就了张澜等被抓捕入狱的英雄们,四川辛亥元勋的地位。

(2)、年11月,他领导的民盟总部拒绝蒋介石方面的威逼利诱,发表声明,站在中共一方,拒绝出席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大会”。而后,民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

民盟是当时为美国朝野所支持、由自由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左翼组成的最大在野党,战后,美国政府力倡国民党联合共产党和“民盟”等第三党,建立联合执政的民主政权。并把蒋介石能否实现一党专政到多党联合主政府转变,作为是否予从中国战后经济、军事援助的政治前提。然而,没有中共和中间派“民盟”参加的“国民大会”,没有改变中国政治格局,这一点,连美国政府也看得清盘。

“民盟”在关键时刻的“倒戈”,一方面孤立了蒋介石集团,也让其企图借“美援灭共”的战略企图落空。失去美援保障,蒋介石集团财政金融不堪内战重负,很快就导致军事,经济、民心大崩溃,满盘皆输。中共则乘势与“民盟”、“民革”、“民建”等各大反蒋在野民主党派结盟,以中共领导召开多党派共商的“新政协”为形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四个革命阶级及其政党为基础的“合法化”,提供了政治保障。

张澜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为政治催生新中国,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张澜能够众望所归成为战后制衡国共两党的最大亲共民主党派领袖,也缘于以下因素:

(一)、抗战时,重庆是“陪都”,成为战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居的国共和各界人工,需要在四川有大名望的政治人物,牵头协调地方各方面势力的支持、合作。张澜则是各方都倚重的可摆平诸多纠葛的声望人物。

张澜是前清立宪咨议员。四川保路运动,他就和中共元老吴玉章是战友。当过民国“川北安抚使”、四川省长、四川(成都)大学校长。在四川声望高、人脉广。川军大佬刘湘、杨森当过他的副“卫队长”;各级官吏、工商大佬、袍哥,多人自其门下。四川学子赴法留学,是他和吴玉章联手促成的,陈毅、邓小平、聂荣臻都曾受惠。他的学生罗瑞卿、任白戈、陈同生、沙汀、艾蕪,等是出名中共少壮派。曾是四川省政协主席的任白戈评价:“海内盟员皆后辈,蜀中学子半门生”。

抗战期间,张澜和吴玉章、毛泽东、董必武、林伯梁、周恩来、邓颖超同被选为国民政府参议会参议员。从年起,双方就建立了盟友关系。

(二)、建立全国性的“民主之家”。为民主人士之间,中共与民主人士、国民党政府抗战派之间的经常性聚会、交流、活动,提供了唯一的“民主根据地”。

张澜年在顺庆府(今南充市)办官立中学堂时,对寒门子弟鲜英(年—年)有撫助再造之恩。由此,鲜英一生追随张澜,亦师亦友亦兄。年,鲜英入学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同年参加同盟会,和刘湘、杨森、贺国光、潘文华等同窗好友结为盟,这批人后来成为叱咤四川的“速成系”。年,鲜英随张澜进京赴任国会众议员,鲜英陪张澜晋见袁世凯时,被袁特任为总统府侍卫官。年张澜返川,鲜英入南京陆军大学速成班学习,又结识了后来国民政府一批重要军政人物。

“五四时期”,张澜在北京主持“农报”,委鲜英在重庆筹资办“新蜀报”,聘请恽代英、肖楚女等为主笔,宣扬新文化新思想。后在同窗刘湘、贺国光支持下,鲜英弃军从商,当过兵工厂厂长、银币局长、办过面粉厂、蚕丝改良场等,成为结交八方的富贾。

年,鲜英购买了重庆上清寺一块70余亩坡地。坡地坐落在嘉陵江畔,中央有个小山头,曾是江西会馆,后为赣商墓地。由鲜英夫人金竹生女士操持,至抗战迁都前,建成特园,主楼为中西合璧风格的达观楼,另有康庄四橦三层楼。重庆成陪都后,鲜英在张澜影响下,成为共产党人、进步人士的挚友。鲜英有位好友,国学大师熊十力,是中共元老董必武的黄安同乡。通过熊十力引见,鲜英结识了董必武。

年秋,董必武陪同周恩来到“特园”拜访鲜英。周恩来委婉表达了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希望把“特园”做为中共对外社交场所的意向,鲜英慷慨承诺。从此,古道热肠的鲜英夫妇不仅出房、还出钱设宴款待各方贤士。张澜、吴玉章、冯玉祥、张申府、梁漱溟来渝,常住在“特园”。年,民盟成立,总部就设在特园。成为中共、民盟两党的社交中心。

当年特园贵客盈门,盛况空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金竹生女士回忆:“当年每天在特园用餐的人很多,最多时上千人,全天开流水席,随到随吃”,特聘重庆“姑姑筳”传人为厨师,独创“鲜味斋”。董必武取名“民主之家”、冯玉祥题字,张澜书赠赢联。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时,三顾“特园”,题书“光明在望”,赞鲜英为“当代孟尝君”。

当年特园的常客,有中央领导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民主人士郭沫若、沈钧儒、李公仆、陶行知、黄炎培、柳亚子、史良、章伯均、罗隆基、梁漱溟、朱蕴山;国民政府元老李济深、冯玉祥等。“特园”的康庄,驻过荷兰大使馆、苏联军事代表团、盟军军事代表团。为中共和民主人士对外联络提供了极大方便。

由民盟重庆主委鲜英提供的“特园”“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在中国民主党派形成发展期间,成就了“民主摇篮”的独特地位。

无疑对促成四川成为民盟中心、促成民盟成为各民主党派、促成张澜成为民盟领袖,极为重要。

题外白:

鲜英、金竹生夫妇在战乱之机,无私为中共和民主派舍家襄助,还做了很多援助善举。解放后,鲜英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首届全国政协委员、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年,鲜英提出将“特园”捐献给国家,拟迁居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早年自购的一座四合院。董老则在重庆市政府的请示中央批复:“鲜宅权且留下,待特老百年后,再交给国家做纪念馆”。

年,鲜英及其子鲜继坚、女儿鲜继平被打成“右派”。鲜英被押送郊区农场劳动改造,帽子一戴20年。

年,四川大饥荒。为求存生,金竹生在特园空地开荒种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年,周总理特批,鲜英夫妇迁回北京。为凑路费,鲜英夫妇将珍藏多年《四库全书精本》低价卖给古旧书店。

年文革兴起,红卫兵查抄了“特园”;年,又被上清寺街道抢占“达观楼”,将鲜英子女扫地出门。年3月25日,两派武斗,抢占“达观楼”,引发大火,炬毁“特园”。各类文藏、古籍毁于一炬。三个月后,鲜英病逝,不久,金竹生也走了。……年8月,鲜英骨灰移至八宝山;年,鲜英夫妇骨灰移葬歌乐山。

(三)、张澜待人宽厚、善平衡、凝聚力强。从“小民盟”到“大民盟”,民主人士内部的各类派系、矛盾、冲突不断,沈钧儒、罗隆基、黄炎培、张申府、张东逊、章伯均、张君劢等等,都是一时翘楚老大,不易摆平。唯张表老“大智若愚”,处事中庸,既能为诸派别所共拥,又能宽容诸派别之内争,故以“中庸之道”而被多数同仁,公推为“民盟”“一把手”。

张澜一生沉稳内敛,不轻易出风头。但也不是没有主见。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小组讨论周总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时,梁漱溟发言,为农民请命。以后,大会上,当毛泽东批判梁漱溟时,梁公开对忿。随后,毛主席给梁漱溟定调:“虽反动,但不算反革命;要批判,但也要给出路”,遂对梁的处理,依“政治从严,经济从宽”,没有把梁往死里整。这是毛建国后,处理政策异见者的一个特例。据邵力子回忆,背后故事是:事件发生后,邵力子和张澜力保梁漱溟,连夜联名上书毛泽东劝谏。毛主席给梁定调的十八个字,或也源于邵、张的谏言。此事出于邵力子回忆,以邵力子之尊,应非诓语。如是,足见张澜先生的政治见识和担当。

梁漱溟90自述,回忆:“那件事后,我的政协委员照当,生活待遇照旧,也没有受到任何组织处理,我知道那是毛泽东的意思。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张澜先生有四篇著名政治性文章。一篇是年发表的《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一篇是年10月1日发表的《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团结国际友人》;一篇是年9月,发表《为制定我国第一个人民宪法而努力》;一篇是年1月31日发表《任何威胁不能丝毫动摇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

张澜晚年名句为《四勉一戒》:“人不可不自赏,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

年,曾任川北行署书记的胡耀邦总书记,在民盟中央“年迎春茶话会”的讲话中,如是评价:“张澜先生有两条很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秀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我觉得他身上的这两条,这两大优点,对许多人,对我自己,印象是很深的,勉励是很大的”。

民主与正义,这个评价及准确,只能出自有同样追求的胡耀邦。其他中共领导人都不会说,也不敢说。

年2月9日,病逝北京,享年83岁。墓葬于八宝山,紧邻任弼时墓。

张澜故居位于四川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村,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复式三合院,周边新建有表方广场、竹林书院、民盟梅林、张家祖坟及祭祀广场、玫瑰花谷、由书画大师范赠捐建的“民盟陈列馆”等。张澜孙女张梅颖,曾任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

朱启钤

从满清举人、蒙古督办、民国总理到民族资本巨头、古建筑学家、文物收藏家的朱启钤(年--年):

朱启钤,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年生于河南信阳,年2月26日逝于北京。他有位自幼培养的外孙,章文晋,是新中国有名的外交家。当过周恩来秘书兼翻译、驻美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对外友协会长。

朱启钤是光绪举人。年--年,历任清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年--年,历任交通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内务部部长,兼京都历政督办。年拥袁世凯称帝,年袁世凯死后,被通缉。年被赦免,8月当选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脱离官场,先后寓居津、沪,年游历欧美。

他“下海”后做了三件有益中华民族的事:

(一)、创办营造学社。年筹建,年正式成立,任社长。这是研究搜集整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最早学术机构。聚集了梁思成、李四光、陈恒、李济、刘敦桢等一代名家。保存了包括故宫、天坛、景山、地坛等明清建筑群的丰富建筑资料。还有丰富刺绣、漆器、制造材料。主持编印《中国营造社汇刊》(共七卷)。著有《蠖园文存》、《哲匠录》、《李仲明营造法式》、《存素堂丝绣录》、《丝绣笔记》、《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贵州碑传集(稿本)》等多著。中山公园,就是年时任北洋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发动绅商捐资由“社稷坛”扩建的。他还创办了中国首家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年与故宫博物馆合并)。

(二)、长期担任中国近代第一大民族资产股份制企业---中兴煤矿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是民族工业资本的代表人物。

中兴公司是近代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官督商办”的最大民族工业企业。

中兴公司缘起由李鸿章批准。始创于年的中兴矿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近代民族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早实行股份制和绩效报酬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行者、发展多种经营的开创者。

年张莲芬为“践行爱国自强”,毅然辞去山东盐远使官职,出任中兴总经理。开创初期,就派总矿师朱培元等人赴欧美考察,率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制度。在枣庄相继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3个大型立井,新开了山家林、陶庄、安徽、湖南、台湾多处煤矿,成为当时华商自办的“煤王”。

年底,拥有3个近代化大型煤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中兴轮船公司,鼎中盐业公司和开业成煤业公司3个大公司,有10余个分厂: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炼焦厂、木材厂29个分销厂。鼎盛期拥有五大码头:连云港、上海、浦东、江阴、武汉。在津、沪分设两大总部。开矿厂、筑铁路、办电厂、建港口、船,开创了一条“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中兴公司层聚集了当年政、军、金融界名流。北洋总统徐世昌,黎元洪曾任董事长;军阀张勋、倪嗣冲、张作霖,张作霖是董事大股东。北洋总理周自齐、朱桂辛曾任财务总监。

朱启钤是任期最长的总经理(年---年)。他年转任董事长,后继任总经理是著名金融家、曾任南京政府财政次长的钱新之。德国人克礼柯任总矿师。

年3月18日,枣庄沦陷,4月中兴董事会在汉口决议“绝不与日伪合作”。年10月,国军占领枣庄;11月24日,中兴公司股东会,在上海决议恢复公司领导机构,朱启钤复任董事长,复聘钱新之为总经理。

建国后,中兴系作为“官僚资本”被新政府肢解接管,后通过公私合营,年后改为国营企业。

朱启钤积极配合新政府对中兴系的接管,改制。还利用任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地位,从香港调回九艘货轮,支援内地开设海运。

(三)、文物收藏与捐献:

朱启钤收藏品类广泛,尤以缂丝收藏为最,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朱启钤从前清恭亲王奕诉后人手中购得一批从宋到清的名贵缂丝、刺绣藏品,约件。年刊行《存素堂丝绣录》,后转收于张学良。“”时,存沈阳边业银行金库,被满洲国宣布为“国宝”,赖以保存。年夏,朱启钤托王世襄请宋美龄赴沈阳时务必关心、妥善保护。宋美龄亲自出面交涉,将这批缂丝珍品从沈阳空运北京,寄存中央银行,后移存故宫博物馆。年,保存于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内,成为镇馆无价之宝。

年5月,上海解放后,朱启钤避居上海。周恩来嘱其挚友章士钊致信劝留。由著名演员金山亲送朱启钤寓所,并转达周恩来的信。

朱启钤回京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兼古代整修所顾问,后又任北京市和全国政协委员。

年,朱启钤捐献收藏明岐阳王李文忠文物件;年,向故宫博物馆捐明、清书画以及法书、瓷器49项及元人绘《江山楼阁画轴》等共计69件。

年7月2日,他一次性捐北京图书馆《周易正义》等部贵州地方文献。

年2月26日,92岁的医院,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治丧委员会主任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李维汉。周恩来、陈叔通、章士钊、徐冰、乐松生、梁思成、刘敦桢等政要名流为治丧委员会成员。

年。朱启钤在北京东四八条宅院,挂牌“朱启钤先生故居”,列入北京市东城区文保单位。

章士钊

反帝制倡联邦呐喊者、维国粹主调和的守望者,二次革命宣言起草人、反内战倡和平的奔走者、沉浮官民两栖的三朝元老章士钊(年3月20日---年7月1日):

湖南善化人章士钊,年,在两湖书院读书时,结识黄兴。年入南京陆师学堂;年留学日本,入东京正则学校;年入英国阿伯丁大学习法律,政治,经济,兼攻逻辑学。

章士钊是名重近现代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和传统文化卫道士。年5月主笔上海《苏报》,8月创办《国民时报》,建立大陆图书译印局。年,应孙中山之邀从英伦回国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年春,应黄兴、于右任之邀,主笔上海《民立报》;同年9月创《独立周报》;年5月,在东京与陈独秀、谷钟秀等人创办《甲寅》月刊,年在北京改为《甲寅周刊》;年任上海《新闻报》主笔。年,《甲寅》迁天津日租界出版,成为反对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对“欧化”的国粹文化派主阵地。在新旧两派文化论战中,鲁迅评其为“落水狗”。

年在上海参加蔡元培等人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任军理教习;年11月,与黄兴从上海赴长沙,筹建华兴会。年与杨守江等在上海成立爱国协会,同年参加黄兴领导“华兴会”的起义暗杀活动。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以湖湘籍人士为主的黄兴“华兴会”是同盟会组成的三大核心社团。但章士钊持“君子不党”立场,未加盟。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后,章士钊逃京赴沪,晤孙中山,草拟《二次革命宣言》。年5月,任反袁护国军肇庆军务院任秘书长兼两广都督司令部秘书长;6月,黎元洪继任总统,赴北京与黎洽商善后,任国会议员。年5月,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次年为南方代表,首加上海南北和平会议。年,章士钊投靠北洋总理段祺瑞,先后被任命为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政府秘书长。年冯玉祥、张作霖进京,段下台,避居天津;章亦出走天津,续办《甲寅》,悍守国粹。年,被张学良聘为东北大学教授,院长。年4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主席。年6月起,以无党派名士身份,历任一、二、三、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年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年行宪后,当选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章士钊数次政治遇险。年7月,清政府查封《苏报》,缉捕章士钊等主谋,章太炎、邹容等入狱;章士钊则因得主办此案的恩师江苏候补道、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庇护,侥幸得脱。

年10月,黄兴在上海召集陈天华、杨守仁、章士钊、张继、杨度等人开会“谋反”,事败。章士钊和张继等十余人被捕,经蔡锷托人营救,被关押四十余天,被保释。这批人出狱后横渡日本,再起炉灶。

章士钊是桃李满天下的是著名教育家、文化学者。年,应陈独秀之邀任北大文科研究院教授,讲授逻辑学,兼图书馆主任。章士钊向蔡元培荐李大钊继任图书馆长,荐李大钊、杨昌济任教北大。年11月,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年后,先后任教上海法学院、北京明德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上海法政学院、同济大学等。

从革命派到被革命派转向和平促进派:

章士钊在年---年前,属于激进的民主革命派。他和章太炎、张继、邹容在《苏报》期间结拜为兄弟。和黄兴、蔡元培、陈天华、杨守江、蔡锷等曾并肩反清。办《甲寅》,又与陈独秀、李大钊结为挚友。但---年在南方军政府期间,他曾联西南军阀排除孙中山派;年又投靠北洋段祺瑞,再次站错队,得罪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北伐派;他早年盟友们,年又多参加了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的西山会议派。这一派,在南京政府成立后,已淡离权利中枢,为蒋、汪、胡三派所排挤。章士钊也被南京政府从政治中枢淘汰。后在上海开律所,闲居苏州,被杜月笙每月大洋供敬,闹出多起风流韵事,以至涉其养女章含之,外孙女洪晃的花边新闻,喧闹于今世。

章士钊晚年被中共领导毛泽东、周恩来格外厚待,冥冥之中得益于他早年与中共四位创建人的“善缘”。

章士钊与李大钊:

年5月,章士钊在东京创办《甲寅》月刊,翌年5月改在上海出版,至第10期被禁停刊。章士钊主编、陈独秀、杨永泰等协办。撰稿人有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吴稚晖、高一涵、杨昌济等人。章士钊缘此与李大钊、陈独秀、杨昌济“以文会友”,时称“甲寅四虎”

年---年《甲寅》四虎,又同在北大任教。

李大钊一家在日本期间,就受到章士钊夫妇包括经济、生活上的多方关照;李家子女,更为章士钊发妻,老同盟会员,英爱丁堡大学留学生吴弱男女士喜爱。吴弱男是淮军著名将领吴长庆之女。吴长庆是李鸿章左膀右臂,曾是袁世凯上司。年,章士钊与李大钊回到中国。年1月,在《甲寅》停刊一年之后,章士钊在北京又创办了《甲寅》月刊。章士钊邀请李大钊、高一涵任主笔。李大钊在报刊发表60多篇文章。年1月,为方便李大钊研究写作、有稳定收入,章士钊向蔡元培推荐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在北大期间,李大钊与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新文化领袖汇合,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共产主义传播的旗手之一。

年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是他一生中重要转折点。年3月,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忆说往事“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年春,张作霖军阀政府在苏联大使馆内逮捕了李大钊等革命者。章士钊联手杨度等人,以北洋元老身份,多方设法营救,包括重金托潘复疏通张学良,杨宇霆和张作霖说情,称李大钊“学识渊博,国士无双”。

年4月28日,李大钊从容就义。章士钊、吴弱男夫妇,联手北大同事梁漱溟、蒋梦麟、刘半农等,将李大钊安葬于公墓。还筹措了一笔生活费,抚慰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和子女。李大钊遗孤李葆华、李星华后去日本留学,章士钊夫妻也有大助力。章士钊曾诗表与李大钊的昆季之谊:“吾二人友谊,以士相见之礼仪而开始,以迄守常见险致命于北京,十有四年,从无间断。两人政见、初若相合,卒乃相去远,而从不以公害私,始终情同昆季,递胞尤笃”。

章士钊与陈独秀:

从《苏报》开始,章士钊与陈独秀相交四十年。章士钊晚年在《与黄克强相交始末》一文中回忆:“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有三人:一陈独秀,一章太炎,一李根源。但吾与三人都保持始终,从无垢猝。”“陈独秀之所以难交,主要是因为他个性亦辄不见容于人”,如“不羁之马,奋力驰去,回头之草啮,不岐之坡弗上”。

年10月15日,陈独秀、彭述之被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及国民党侦探逮捕,连夜押往南京。成为哄动一时“陈彭案”。翁文灏、胡适、罗文等致电蒋介石,请将陈彭案交付司法审判,“不由依军法从事”。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林语堂等八人快邮代电南京国民政府及国民党中央党部“此君早岁,提倡革命,曾与张浦泉(即张继),章行严办《国民日报》于上海;光复后扶佑柏武业(即柏文蔚)治皖有功;而五四时期鼓吹新文化,对于国民革命有间接之功”,希党“矜惜耆旧,爱惜人才,特宽而观之三年,开其自新之路”。宋庆龄、傅斯年、柏文蔚及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师生都纷纷设法营救。

国民党当局迫于舆论,决定交法院公开审判。陈独秀谢绝了蔡元培、胡适等人推荐的律师,选择章士钊为委托代理人。4月,江苏省高院之假江宁法院开庭。

年4月20日,庭辨。上午,陈独秀慷慨激昂自辨。下午一时,章士钊出庭再辨。逐步批驳起诉罪名:

一、陈独秀“肆意攻击国民政府”,并不构成犯罪。

二、陈独秀要推翻国民政府,无实施行为,不构成;

三、陈独秀并未叛国,也没有危害民国。

陈独秀判刑入狱后,章士钊不时托人带钱接济。“七七事变”后,陈独秀释放,困居江津,章士钊亦时常书信和接济。

章士钊与毛泽东、周恩来:

年,毛泽东、蔡和森为筹集留法美旅费,求助在京湖南大佬。经杨昌济介绍,他们登门向章士钊求助,获一万大洋襄助。这是毛泽东人生经手第一笔巨款,当年北京一普通四合院仅需大洋。这笔巨款,部分赞助蔡和森、李富春等湘籍赴法学生,部分用于新民学会活动支出。年,应周恩来托请,章士钊设法给在巴黎的周恩来革命小团队,弄去了一套小印刷设备。让擅刻钢板的邓小平有活干了。

年,毛泽东重庆谈判签字后,章士钊掌书示意“三十六计,走为上”。

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谋求与中共合谈,托社会名流邵力子、章士钊、颜惠庆、江庸等以上海和平谈判代表和南京政府和谈非正式代表身份,到西柏坡试探,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热情接待和礼遇。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任政务院法律委员会委员、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三届政协常委、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

年--年,每年大年初二.毛泽东以还款名义,从个人稿费中补贴章士钊元。年,毛泽东、周恩来拨赠史家胡同一王爷府给章士钊为宅。

章士钊居京后,与毛泽东、周恩来多有互动。年“反右”、年“文革”,毛泽东两次出面保护章士钊免灾。章士钊负有沟通台湾高层的秘密任务,从年—年,每两年就以探亲(前妻吴弱男)名义到香港居住半年。最后一次是年5月25日,自请赴港联台,抵港后患了肺炎,7月1日逝于香港,享年92岁。

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参加追悼会。葬于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伴眠蔡元培。北京史家胡同51号章士钊旧居,现为“章士钊纪念馆”。

章士钊一生“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亦正亦秽。做人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有豪侠之义;政治角色,则多次变轨。私生活又风流不羁。梁漱溟不屑:“章士钊行为不检,赌博、吸鸦片、嫖妓、蓄妾,反正容得男人能活的臭毛病一个都不落”。

他自评一生“两戒山河,满腔心愿”。

代表作:《柳文指要》、《中华国文典》、《章士钊全集》。

柳亚子

南明文化和辛亥民主理想的坚定守望者、“南社领袖”、百年不世的爱国诗人、毛泽东诗友柳亚子(年5月28日—年6月21日):

苏州吴江人柳亚子,自幼受在苏州结社反清的晚明名士们所遗爱国情怀的文化熏陶。以清末创立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为阵地,以诗文为武器在反清、倡共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呼号30余年,发挥了独特作用。

年,柳亚子在上海加入由蔡元培等发起的中国教育会,次年在该会主办爱国学社读书,受教于反清名士、国学大师章太炎、吴稚晖、黄炎培。期间,和邹容等学友成为卢梭的狂热信徒,立志革命。

年。参加邓实、黄节等发起的“国学保存会”,年,参加同盟会、光复会。

年11月13日,柳亚子和陈去病、高旭、朱少屏、姚石子等创立清末第一家文学团队“南社”,后主持社务多年。“南社”首次结集在苏州虎丘张公祠,有柳亚子、陈去病、黄实等到会17人。“南社”有浓厚的反清色彩,提倡民族气节,支持孙文革命。会员多为同盟会员。年,以南社为中心,各地相继成立越社(绍兴)、辽社(沈阳)、广社(广州)。淮南社(南京)。鲁迅是越社成员。形成反清倡共和的革命文学团体联盟。共聚集22次,刊印《南社丛刻》22集,会员盛时有余人。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了30多年。活动中心先在苏州后转上海。

在反袁斗争中,南社牺牲的成员有宋教仁、陈其美、陈以义、范光启、程家柽、陈子范、宁调元、杨德邻等多人。南社都搜集资料,为他们作传以表。

年,柳亚子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8人发起新南社。柳亚子称“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主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民国文化政治大咖,苏曼殊﹑马君武、范鸿仙、沈云庐、邵元冲、曾志伊、刘太白等是新南社成员。

年,柳亚子参加国民党一大,和张静江、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四大元老”等,当选为中央监委。他坚决反对“西山会议派”,维护国共合作;年5月,在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时,不满蒋介石的“整理党务案”通过。联手何香凝、彭泽民投了反对案,又约侯绍裘、朱季恂等共产党员,在会场上找蒋介石质问:“你到底是总理叛徒,还是总理信徒?”蒋介石默然以对,柳亚子当场痛哭,拂袖而去。

“南社”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线的文化历史地位相当高。大革命时期,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的美誉。

大革命失败后,柳亚子被国民党当局缉捕,匿于家中复壁幸得免。

抗战时期,以“无国的屈原”自喻,流亡重庆、桂林、香港,潜心南明历史研究。年“皖南事变”,柳亚子联名宋庆龄、何香凝在香港发电斥责蒋介石,被开除国民党党籍。柳亚子又起草联合宣言,和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等反蒋民主人士痛批蒋介石。

年,毛主席赴渝于蒋介石和谈期间,在鲜园重逢柳亚子(年在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时,毛泽东为中央候补委员,柳亚子为中监委委员,相识相敬)。他写诗赠毛泽东: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毛泽东致信柳亚子,赞:“先生铸慷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令人感发兴起”。年11月14日,吴祖光先生在新民报副刊公开发表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顿时轰动。柳亚子发评,称为“千古绝唱”,谓"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在此之前,10月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柳亚子很快作了和词。

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受何香凝、李济深密约由沪赴港的柳亚子,担任秘书长。

年3月28日在来京闲居颐和园的柳亚子曾一度失落,给毛泽东写诗发牢骚,有归隐之意。全诗曰:“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法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毛泽东大度复诗,劝留。写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以“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肠”(宋.陈亮)为宗,在诗词创作中,以恢弘气魄,巍然独树“掀天揭地”、“震电惊雷”的诗词大旗。计存有诗余首,词首。

柳亚子是第一位以诗颂扬毛泽东的诗人。年,柳亚子“存殁口号五首”,第一首赞毛泽东:“神烈峰火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年,“三次反围剿”大胜,柳亚子《怀人四截》,第一首写到:“平原门下亦寻常,脱颖如何竟处囊。十万大军凭掌握,登坛旗鼓看毛郎”。年夏,“新华日报”登杨亚子的诗:“工农康乐新天地,革命功成万众和。世界光明两灯塔;延安遥接莫斯科。”。

年10月1日,柳亚子出席开国大典。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年秋,柳亚子从颐和园迁居北长街89号。请毛主席赠匾“上天下地之庐”。将所携南明史料和南社图书文献,捐赠北京图书馆。年底又将在上海及其吴江乡下的藏书全部捐献给上海文管会,计有书籍四万四千集册,柳亚子往来信札余包。其中很多被定为一级藏品。

年,6月21日,病逝北京,享年71岁。6月24日,首都各界公祭。毛主席送花圈。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总理周恩来亲执绋送葬。

文革中,因清点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文物中,发现存有柳亚子闲章两枚,被康生亲批定性为“诬藏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动印章”。不仅印章被销毁,还迫害了博馆长李兆炳少将,保安部主任夏立平、金石大师曹立庵等一批人。

缘由:年秋,毛泽东赴渝谈判期间,柳亚子请青年书画篆刻家曹立庵为毛泽东治印两枚。一枚阴文“毛泽东印”,一为阳文“润之”,毛甚为喜爱。

柳亚子同时请曹立庵为自己刻了两枚闲章。一枚印文“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另一枚印文是:“前身祢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为恐误解,柳亚子特请曹立庵在一枚闲章刻边款云:“予倩立庵治印,援正平例,有大小儿语。北海齿德,远在祢上,正平德祖,亦生死肝胆交,绝无不敬之意,斯语特表示热爱耳。虑昧者不察,更乞立庵泐此,以溯其朔,并缀跋如左。年。亚子”。(曹立庵:《“亚子先生今不朽”:兼斥康生制造的“反动印章案”》,《柳亚子纪念文集》,文史出版社年版,第页)。

文革后,李兆炳、夏立平、曹立庵始平反。“柳亚子反革命印章案”被撤案。

柳亚子遗著有“柳亚子文集”、“柳亚子诗选”、“柳亚子家书”、“磨剑室诗词集”、《词集文集》、《柳亚子集》、《柳亚子日记》及《柳亚子传》、《柳亚子年谱》。

柳亚子故居暨纪念馆。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黎里古镇中心街15号,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文灏

晚清秀才,中国首位地质学博士,清华大学校长,民国行政院长翁文灏(——,浙江宁波人)。

翁文灏出生于绅商世家。年乡试秀才。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地质学博士、理学博士“双博士”。一生践行“工业救国”理想。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从政派”中官职最高、经历丰富、名声最响的专家型官僚。

他创下中国十二个第一:

1、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比利时);

2、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编导者;

3、第一本《中国矿产者》编制者;

4、第一位着色全国地质图编制者;

5、第一位考察地震灾害、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

6、第一位《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

7、第一位出席国际地址会议的中国学者;

8、第一位系统科学研究中国山脉的学者;

9、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份分类的科学家;

10、首创“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演讲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

11、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

12、中国第一个国家地质调查所的创办人之一。

年—年,翁文灏参与领导国家地质调查所;任教北大、清华(地质学系主任,年代校长)。

年—年,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前身)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长(抗战期主管战时工业生产及经济建设)、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行政院副院长。年6月应总统蒋介石任命,任行政院长。8月,推出“金圆券”改革失败,11月辞职。年2月—5月,任李宗仁代总统府副秘书长。年,被中共列为43名“战犯”之一。国民政府赴广州时辞职。初居香港,后移巴黎。

年,经毛泽东、周恩来邀请,章士钊动员,翁文灏经香港回国,是首名回归北京的国民党战犯。

曾任民革中常委、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委员。文革中得到周恩来特训保护,受冲击不大。

年27日,病逝北京,享年82岁。

出版有《翁文灏选集》、《翁文灏诗集》及数十本地质学专著。

关联:

长子翁心源,著名石油工程师。年打成现行反革命,在湖北潜江五七干校自杀。

次子翁心翰,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年抗日殉国。

堂弟翁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自然灾害预测学奠基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侄子:翁心植(—)医学专家。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翁文灏故居,位于宁波市海日暑区月湖西岸大书院巷11号。

周素园

十年闭门钻研马刘、57岁参加长征到陕北的前清贡生、辛亥元老、贵州抗日军司令周素园(年3月7日--年3月1日,贵州毕节人):

年2月,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在贵州毕节时,打了开明绅士周素园的“土豪”。红军指战员在抄家时发现,主人收藏了许多马列主义书籍。随即上报红六军团政委王震。王震派人调查,了解到宅主周素园是当地名望耆儒,前清贡士,参加过辛亥革命,辛亥后任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云贵川司令部秘书长,政务厅长,省政府秘书长等要职。年辞官归隐,闭门读书,包括大量购阅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书籍、报刊、杂志,当地有“红秀才”之美誉。在当地热心、教育、公益,在民众中威信很高。不同于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

王震第二天就登门拜访,送还查没财产。任弼时,贺龙、肖克也拜访了周素园先生。周素园积极支持红军北上抗日。牵头组织动员上层人士,在经济上资助红军。给黔军王家烈、滇军龙云、孙渡、川军刘湘、刘文辉等故交写信劝说他们“中立”,给红军让道、借道。

他还应红军首长们要求,出面组织贵州抗日救国军,担任司令员。

年3月,红二、六军团离开毕节前,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红军领导人提议由红军资助钱款,让周素园暂避香港,做一些抗日动员工作。57岁的周素园坚持要求随军,声称“我周素园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里!”贺龙说:“我就欣赏这种人,即使抬也要把他抬走”。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新记》中,这样描述:

“贺龙和肖克同孙渡成其主子、军阀龙云并没有什么‘过路’协定,但希望他们采取某种中立态度。

在毕节,贺龙会见了一位气质不凡的长者。他叫周素园,曾任贵州省督,是清代受人尊崇的学者,贺龙问他问什么不逃跑?‘为什么要逃跑呢?’这位学者反诘道,用手指着他书架上的书籍——都是马克思,列宁和其他共产党人的著作。‘你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也是。’贺龙遂请他给军阀龙云和孙渡司令写封信。这位学者应允。他在心中对他们说,打败红军并非易事,而红军也不想打人。他提醒他们说,蒋介石希冀接管云南,不要忘记蒋是怎么样搞掉贵州的王家烈的。

他在信中还提到古典作品《春秋》中的一个故事《假途灭虢》。这个故事说,一个大国的国王为攻打一个强敌向一个小国的国王‘借’路。而打仗回来的路上却把这个小国吞灭了。这位学者还提到‘史有明鉴’-应该引以为戒的二十条历史教训。湖南军阀何键也向龙云发出了一个冷静的警告,让他警惕蒋可能玩弄的把戏。”(长征新记,第页)。

年12月在周素园抵达陕北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多次接见。他担任了红军大学教员;还遵循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指示,重点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先后给何应钦、张学良、朱绍良、王伯群、冯玉祥、张道藩、张继等数十人写信,“予请联共抗日”。抗战爆发后,因一直患病怕拖累组织,遂提出回毕节老家。中央批准后,委任他为八路军高级参议,回西南开展抗战工作。临行前,周恩来请周素园吃了顿饭,赠送了旅费。周恩来说:“你虽然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你是一个红军。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朋友”。

年10月6日,毛泽东回致周素园一封亲笔信:

素园老先生:

示敬悉。我们觉得你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并不觉得你是“坐享优待”。先生的行止与工作,完全依照先生的健康、兴趣来决定,因为先生是老年人了,不比年轻人。这一点,不但我们应顾到,先生自己也应顾到的。只有在比较更适当的条件与环境之中,康健更有保证些,工作才会更好些。

先生所提回黔并工作的计划,如果已下了决心并认为这样更好些的话,我是全部同意的。路费拟赠元,不知够不够,请你自己计算一下告我。将来我们经费较充裕的时候,可以每月帮助先生一点生活费,大体上等于在延安生活一样。这完全因为先生是一个奋斗的人,丝毫也不是为了别的。临走时请留下通讯处,并告我。何时走,我来看你。

  敬礼!

  毛泽东

  十月六日

周素园携毛泽东、朱德致国民政府西南各省党政要员的多封亲笔函离开延安。在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地活动于上层及社会各界,宣传共产党抗战主张和八路军奋勇抗敌的事迹。曾动员一批知青赴延安。还捐献两万盒云南白药,邮寄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周素园还受朱德委托,到昆明活动,营救红军长征时在贵州被龙云部俘虏和失散的红军伤病员。在昆明中共负责人刘惠云安排下,由爱国民族资本家郝一斋先生出面张罗宴请,安排周素园与龙云的副官长杨竹庵、辛亥元老李根源将军、桂系刘振寰将军数次恳谈,由他们出面,做通了龙云工作,把这批红军指战员送回延安。

年,11月27日,毕节解放,周素园担任了毕节县和毕节地区支前委员会主任。不久,应五兵团杨勇司令、苏振华政委邀请赴贵阳,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

年2月1日,周素园因病逝世,享年80岁。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以及周恩来总理发来唁电。

省委挽联:“万里共长征,人民事业资匡助;一心服真理,马列宏谟有会通”。

主要著作有:《贵州民党痛史》、《贵州护国护法两役战史》、《贵州陆军史述要》、《周素园文存》、《素园书牍》。

周素园故居,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平路74号,亦为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

罗家衡

罗家衡(—)江西吉安人,前清举人,北洋众议院,民国参政员、华东岸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著名法学家。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期间加入兴中会,转入同盟会。年归国后,在南昌创建江西政法大学、任校长。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内务司司长,众议院议员,农商部次长。年任孙中山广州军政府护宪委员会委员、政务会议秘书。与胡汉民共同起草《非常时期宪法》。

年,在上海设立律师事务所。“八一三”后,避居故里吉安。年2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案哈尔省交涉员,年2月—4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年6月当选第一节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曾与中共参政员们董必武、周恩来、吴玉章、林伯渠、邓颖超、王明等,共商事是。

抗战时期后会上海执业律师事务所。

建国后,任教上海上华大学、大厦大学。年春,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席,年当选上海市人民代表,年任上海法学会主任。

年错划“右派”。年病故,终年78岁。年“右派”改正。从上海联谊山庄迁墓于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

出版:《法学通论》、《比较宪法》、《物权债篇》等。

清王爷载涛

从前清陆军大臣、贝勒王爷到新中国“弼马温”的末代皇叔爱新觉罗·载涛(年---年):

载涛是道光帝的外孙,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光绪帝的异母七弟;末代皇帝溥仪的七叔,监国摄政王载沣的同胞弟弟。比光绪小16岁,比溥仪大19岁。

早年,大富大贵。载涛三岁被光绪帝封为二等镇国将军,不久加封辅国公。光绪二十八年,15岁载涛又被加封为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又被慈禧太后加封为君王衔、总司稽察。宣统元年,载涛奉命管理军咨处事务;宣统二年,以陆军大臣身份考察日、美、英、法、德、意、澳、俄8国。期间,曾在法国军校学习骑术。

中年,凤凰落架不如鸡。清廷逊位后,赋闲在家,深居简出。年,迫于贫困的载涛将贝勒府卖给辅仁大学,一家十八口租了一小四合院栖身。尽管沦为贫民,载涛先后拒绝了东北王张作霖、华北王宋哲元、伪满帝溥仪、汉奸王揖唐、驻华北日军土肥贤原二的“礼聘”和威逼,被称为“最有骨气”的王爷。到抗战胜利后,已穷极潦倒。被迫至在德胜门外沿街摆摊变卖衣服,摆件,倒卖破烂为生。

晚年,当了新中国“弼马温”。周恩来总理了解载涛困境后,报告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知道他一生懂马、爱马,是识马、训马的大行家,就亲自任命他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朱德总司令亲自打电话给载涛,让他为抗美援朝“相马”。载涛欣然受命,言:“知我者,毛主席也”!

载涛是著名京剧票友。曾向著名武生泰斗杨小楼学戏,尤擅猴戏。常与梅兰芳“说戏”。“活猴王”李少春,是载涛亲授徒弟。他还应文化部长沈雁冰之邀,向戏剧学院传授三出不同特色的拿手戏--孙悟空的猴戏《安天会》,张飞的架子花脸戏《芦花荡》,反串青衣戏,饰杨玉环的《贵妃醉酒》。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的《贵妃醉酒》,就得了载涛的亲授。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父亲,就是涛贝勒府厨房的厨子老侯。解放后,载涛和侯宝林成了至交朋友。

载涛还历任总后勤民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党外人士副部待遇。

年9月21日,载涛病逝北京,享年83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涛贝勒府,位柳荫街甲27号,现北京十三中所在。

其故居,西扬威胡同14号,是个杂院,原是涛贝勒府的马圈,现为歺馆。作家贾英华根据载涛四夫人王乃文回忆,著有《末代皇叔载涛》。

张难先

宋教仁战友、辛亥元勋、民国“清天”、湖北耆宿张难先(年3月30日--年9月11日、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

湖北耆宿张难先,是湖北近代史上有代表性的爱国民主人士。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一)反清革命志士:

年,张难先在家乡辞教,赴武昌投新军。与宋教仁、吕大森、刘静庵、毛善如、朱松坪、曾月轩、欧阳瑞骅、田桐、雷天壮等秘密组织反清团体“科学补习社”。在新军内散发《黄帝魂》、《孙逸仙》、《猛回头》等书,宣传反清,组织策反。

年10月,补习社策应黄兴在湘起义,未遂。被张之洞下令缉拿,张难先闻讯安排宋教仁、胡瑛、欧阳瑞骅等连夜逃亡日本。

年冬,萍醴矿工暴动。参与策反的刘静益、胡瑛、张难先被抓。关押4个月,后病重,被宿儒王慎庵、刘熙卿等保外获救。

年武昌起义爆发时,张难先正在奔走革命,后任安襄荆招讨使季雨霖麾下顾问、都督黎元洪秘书。年南北议和,辞职返乡。以种菜、授课为生。

(二)民国“傲骨清天”:

年,赴京游学谋职。在北洋政府参谋部当录事,月俸仅20余元,和同事李济深成为莫逆之交。工余,常去北大旁听。感受五四新文化之风。接触了杜威、罗素、胡适、蔡元培、熊十力、梁漱溟等中外新旧文化翘楚。思想文化视野,亦改向开放、宏阔。

年,李济深上任西梧州善后督办,张难先应邀赴往督办公署任参议兼西江讲武堂教官。结交邓寅达。次年,国共合作,国民党改组,张难先加入国民党。次年,开始显现“傲骨清官”的风范。

(1)、年10月——年3月,主政广西榷运局长。任职期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力裁冗员,除陋规,倡“增薪养廉”。

(2)、年1月——年1月,主政琼崖(今海南省)行政委员期间,微服私访,体察政情民情。果断出手“惩处虐民之官吏,拿办垄断乡曲之豪霸”,建立民团,以抑豪强、请驻军协助维护治安。“张青天”之名,鹊起于朝野。

(3)、年1月——年5月,任广东监察院委员期间,“力儆贪污,不稍宽假”。短短四个月,办了三个大案:黄冈厘厂厂长贪污案;某代外交部长干股贪污案;平反三台县县长刘裁浦冤狱案。

以“铁面无私,曲直分明”,赢得民众拥戴。

(4)、年3月--年3月,应湖北省主席张知本之邀,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与另两位清官严重(民政厅厅长)。石瑛(建设厅厅长),共享“湖北三怪”美誉。

任职期间,以严治吏。先后撤了白崇禧胞弟(白崇勋,汉口征收局局长),李宗仁嫡表亲(武穴征收局局长)等一批贪污渎职之吏。

年,办了两件大事:秋天,拨款万元,首创湖北银行;冬天,拨款25万元,筹建武汉大学,聘李四光为建筑委员会主任。

(5)、年1月——年12月,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聘任张难先为考试院铨叙部首任部长,主管政府及五院文职人员之审核、处分。除主持编制法规、制度条例外,严于考核官员。不合格者,轻则免职、重则移送司法刑责,概不因私通融。

虽得罪了一批权贵,“清廉刚正”之名也上达天聪。

(6)、年12月——年1月,主政浙江。以“清廉自律、刚正不阿”,让宋美龄钦佩、百姓沿街“清镜”泪别:

年,浙江省主席张静江病辞。浙江省是蒋氏王朝的核心地盘。国民党内各派系争夺激烈。蒋介石出乎浙江籍CC系、黄埔系及政学系各派意料,选定无背景无派系,甚至与宿敌李济深交好的外省人张难先继任、省主席兼民政厅长。估计是看中了张难先“法廉自律,刚正不阿”的执政风格。

张难先早年受儒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影响很深。主持浙江期间,厉行“简政节支”,紧缩经济、保障民生工程(杭州铁路、杭州自来水厂、发电厂等),裁撤冗员,杂项。不免动了一些地方利益集团的“蛋糕”。关于张难先“贪财好色”、“私邸豪华,纳妾贪财”的诽言谤语,遂屡传于蒋宋夫妇之耳。

遂引发年1月,蒋介石夫妇赴浙期间,流传的两则逸闻:

一则:张难先当众发难,让蒋介石替宋美龄“买单”:

在为蒋介石举办的欢迎会上,当着百官乡贤的面,张难先拿出一大包票据,累计开支元,说是“尊夫人偕同老夫人半个月前来杭州玩了几天的费用,您看该怎么处理。本省财政捉襟见肘,实在无能为力”。众目睽睽之下,蒋介石厉声说:“谁开支,谁负责”。张难先率先鼓掌,高声呼应“蒋委员长废私立公,廉洁自律,是党国的楷模,令张某佩服”,并恭恭敬敬弯腰致谢:“我代浙江省一千多万人感谢您了”。

二则:会后,宋美龄谐孔令伟私访张宅。张难先在杭州期间,居住在城头巷一普通中式民宅的一楼(二楼有别人租用)。夫人陈襄勤50多岁,荆钗布裙,朴素无华。宅中陈设亦无贵重。客厅中堂旁山水画后,隐一神龛,内置灵牌“张难先之灵位”。宋美龄、孔令伟突然造访、暗查,令张难先大怒。他指着灵牌对客人说:“我早已为自己立下生死灵位,誓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而死,不贪财不贪色,不赌博不纳妾,洁身自好,有劳夫人转告蒋委员长,我在职一天,灵位伴我一天,若有半点懈怠,绝不犹豫,立即自裁,以谢天下”。“男儿为节而生,为节而死,视节为死也!”

宋美龄感怀万分,流泪辞别。

张难先不堪蒋氏夫妇之疑,愤而辞官。告示于省府大门旁:“余主政浙江省主席三年来,处理公司事务不计其数。现已辞职回乡,若有对不起民众之事,请尽管唾骂...”。

张难先离杭日,万千百姓举家沿街送行。摆一方桌,上置一壶清水,一面明镜,噙泪送别。

这是杭州古往今来,唯一获百姓“清水明镜”相送殊荣的官员。白居易、苏东坡也没有享此殊荣。

宋美龄敬服张难先的人品才能,后极力推荐张难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国民参政员。

(三)、发起和平运动,致力武汉和平解放:

抗战末期,在中共民族民主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逐渐转向参与联共反蒋民主运动。抗战后,与李书城、李范一等湖北同盟会元老发起“和平运动”,倡和平、倡民主,抵制国民党派反共反人民行径。并与中共武汉地下党组织建立联系,为争取武汉和平解放,保护武汉不被毁城,做了积极有益的努力。

年5月,武汉解放,张难先被聘任为武汉军管会参议。9月4日,张难先、李书城、李范一三位湖北耆宿,应邀到京参加新政协、出席开国大典。

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常委。9年被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荆楚英雄人物”。

著作:《湖北革命知之录》、《湖北丙午党狱汇记自述》、《义痴六十自述》、《六十自述补遗》、《六十以后续记》、《八十以后续集》、《杂稿》、《桑榆随笔》、《广师留记》、《不成文文》、《解放后稿》。

张难先纪念馆位于湖北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展有与毛泽东、郭沫若、章士钊、梅兰芳的合影,以及刘少奇、朱德、董必武、李先念、陶铸的往来书信和张难先铜像。

黄炎培

前清举人、同盟会元老、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民国参政员、两大联共民主派创始人、毛泽东“铮友”、开国元勋黄炎培(年10月1日—年12月21日,出生于浦东川沙内史第):

黄炎培早年父母双亡。年9岁到外祖父(南汇乡绅孟荫余)家读私塾。年,黄炎培和老民建会员表弟孟征祥夫妇商量把小时候就读的东野草堂,办成荫余小学,以誌外祖父孟荫余。孟征祥曾任黄炎培秘书(轻工部)、后在外贸系统工作,59年错定历史反革命,发配宁夏外贸。孟征祥夫人陆婉如,是首任荫余小学校长。

少年时一度当过商铺伙计、塾师。南汇周浦镇乡绅王筱云慧眼识人,招为婿。年,以松江府第一名取秀才。

年秋,考入盛宣怀办的上海南洋公学特班(首届),选读外交科。特班中文总教司蔡元培。42名同届生中,还有李叔同、邵力子、谢无量(著名诗人、书法家)、胡仁源(教育家、北大、交大教授)、贝寿同(民国著名建筑师、毕业于德国夏明顿节工业大学建筑系。贝聿铭的从叔祖)。

年,中江南乡试举人。年在川沙办学时,因宣传反满被捕入狱,差点“就地正法”。由基督教外籍牧师保释后,逃亡日本。年,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

一、黄炎培一生办教从教,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年后,杨斯盛出资,黄炎培负责、先后兴办广明小学,广明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浦东小学。在爱国学社、城东女学等新教育团体、学堂任教。爱国学社总理蔡元培、学监吴稚晖。教师还有黄炎培、章太炎、蒋智由(—,近代诗人)、蒋维齐(—,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年被迫害自杀)、章士钊等从南京陆师闹学潮运动的40余名学生,也转到爱国学社,成立了著名反清革命团体“军国民教育会”。

年,与张謇等人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都督府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后任教育司长。

年发表《从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杜威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

年2月—年春,先后考察了安徽、江西、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日本、菲律宾、南洋、英国;两次赴美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重点考察了美国职业教育。他认为办教育如同治病,需“对症下药”。“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

年5月6日,与马相伯、蔡元培、张元济、宋汉章、谬云台、穆籍初等48人在上海发起参与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以此为平台,兴办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职业中华学校、上海比乐中学、重庆中华职校、上海与重庆中华工商专校、南京女子职业传习所、镇江女子职校、香港持恒函授学校、四川灌县适用职校等,还在多地合作开展“新村”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黄炎培的“教育救国”实践,得到工商实业家、开明乡绅界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黄炎培与热心、教育服膺社会的民族工商界大佬、儒商张謇、卢作孚、范旭东、陈嘉庚、李烛尘、盛丕华、胡厥文、杜月笙、钱新之、穆籍初、章乃器等是志同道合的挚友。是那个时代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精英群落。

中华职校年——年社员3万余人,出版刊物、书籍万种,至年,培养余毕业生,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和职教业发展。

二、黄炎培是现代中国两大民主政党的创始人之一,在战后先促国共合作、后联共反蒋的政治斗争中,坚持与中共“风雨同舟”,有开国之功:

中共筹建期,陈独秀常来中华职教社与黄炎培交流;年中共成立前,在友人沈志文建议联系下,黄炎培专程北上拜访李大钊。后在黄编辑的《申报》特刊发表了李大钊的《年的巴黎康妙恩》(即巴黎公民)。但当时黄炎培立志教育救国,与立志苏式革命救国的陈、李,选择的道路不同。

抗战以后,国共合作。黄炎培作为参政员,在中共之老徐特立引荐下,从年起,在武汉、重庆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经常互访沟通。对抗日救国,民主救国的认知,有了高度一致性。

年11月23日,根据梁漱溟提议,在中共与周恩来公开支持下,各小民主党派领袖黄炎培、张澜、梁漱溟、左舜生、罗隆基、章伯钧、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光升等十多人,在重庆青年会餐厅聚会,正式成立“政党联盟”——“统一建国同志会”。

年3月19日,又在“统一建国同志会”基础上,黄炎培、章伯钧、李瑛、左舜生、张君方、罗隆基、梁漱溟、张澜等十三人,在重庆特园秘密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小民盟),公选黄炎培担任中央常委会主席(8月辞职,由张澜接任)。年9月,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中国民主同盟”(大民盟)。10月发表《对抗战最后的政治主张》呼应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发起民主宪政运动,调和国共两党冲突,成为这一时期黄炎培主要政治任务宗旨。

年9月,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决定“实施宪政,还政于民”。11月12日成立国防部最高委员会“宪政实施协进会”,蒋介石指定黄炎培任常务委员和三位召集人之一(另:王世杰、孙科)。

年5月,国民党五届十二中全会在重庆召开,胡厥文领衔的迁川工厂联合会等5个工业企业团体联名递交,《解决当前政治经济问题之建议书》。

年9月1日,黄炎培、章乃器、张志江、杨卫玉、孙起孟、吴蕴初、吴羹梅、卢作孚等30人联名发表《民主胜利献言》,提出“实现民主宪政,保障人民自由权利,开放言论、维护民族工商业”等九点主张。

年1月,黄炎培等又联名发表《为转捩当前局势献计》,进一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准许各政党公开并与各党派精诚合作,切实保障人身、言论、出版、新闻自由、释放政治犯、征收累进富民捐、并利用外人外汇以裕国库、阻止通货膨胀”等20条主张。

年12月16日,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中共创党期党员,首任青年团书记,后脱党)、孙起孟等发起,整合中华职教会迁川工厂联合会的精英知识分子和爱国工商界人士,在重庆白象街道西南实业大厦成立。核心、纲领:民主和建设。

黄炎培等民主党派群体崛起,反应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战争胜利在望时,积极要求于闻国事、倡行民主,反对一党独裁,蒋介石一人独断专制的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要求。与中共当时纲领要求的方向一致,双方成为政治盟友。为战后实施宪政,成立多党合作的民主联合政府,共同奋斗。

年7月初——5日,黄炎培率傅斯年,诸辅成等六位参政员访问延安。期间,参政员们与中共高层多次会谈,讨论国际、国内形势,形成《中共代表与诸辅成、黄炎培等参政员延安会议记录》。

黄炎培访问期间,曾数次与毛泽东深谈,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兴衰周期率”。

7月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亲到机场为参政员们送行。

延安访问,是黄炎培政治立场急剧从“中立”向“一边倒”、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跃进的转折。

他发表的《延安归来》一书在重庆出版发行,高度评价延安的领导人们政治治理(傅斯年则结论相反,认为中共纯粹是专制遏民)。

黄炎培回重庆后,带头组织发动了有国统区各大城市新闻文化团体参与的一场为期2个多月、拒绝年实行的报刊图书审查制度的“拒检运动”,迫使国民党当局撤销书报审查制。

年3月,国共在东北开打。奔走于国共之间,力争促“和谈”的黄炎培,处于两难之中。他认为:“解决国共问题,只有四种方式,第一,国消灭共。第二,共消灭国。第三,国共分治。第四,国共合作。而国共合作,是最好的和平统一方式。”

年5月——年12月期间,黄炎培、罗隆基、张君劢、沈钧儒、张东逊、章伯钧、张申府、梁漱溟等民主人士,竭力奔走呼吁中共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国民党蒋介石、孙科、王世杰、陈立夫、潘公展和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之间,以期在美国调停下,停止内战。

无力回天的黄炎培痛心疾首,赋诗《苦口:“苍生痛哭岂无人,苦口哓哓又一旬。梦逐河边新万骨,觞歌白下醉千春。才驱敌去思劳止,复为谁来点卒频。缫出和娘丝已熟,受降城月尚如银”。

年5月,民建、民盟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积极派代表赴东北、华北解放区参加筹备工作。

年1月,黄炎培、张澜、李济深等各民主党派代表领袖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共领导下,为早日建立新中国贡献力量。

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黄炎培建国初期(年——年),是中南海常客。是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罗瑞卿的诤友。黄炎培逝后,家属捐出文献资料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亲笔信有逾百封之多。毛泽东致黄炎培亲笔信60多封,黄炎培致毛泽东90封多封。是收到毛泽东亲笔信最多的人。

黄炎培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新民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对民主宪政、人权保障,有与中共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治理政念。对中共年晋西北、山东。渤海区土改、年“江南土改”、“镇反”,对卢作孚被逼自杀事件,年“三反五反”、年“统购统销”,“反右”等运动中的“极左”错误倾向,在年“反右”前,黄炎培敢于“诤言劝谏”。不惧安危,极其难能可贵。

毛泽东与黄炎培政治关系疏远的转折点是年“反右”。6月19日,黄炎培次子,清华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同盟会元老丁惟汾之婿、对三门峡水利工程持否定意见的年轻气盛的黄万里写了一首诗《花丛小语》,发表在清华大学校刊。这篇小诗,竟被毛泽东批示“这是什么话”,并在《人民日报》以“什么话”为标题发表。“什么话”成为年《人民日报》刊登供批判右派文章言论的专栏。黄万里被定为右派。这年,已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公有制改造的毛泽东,决心政治清算过去的政治盟友、“资产阶级右派知识分子”们。黄炎培当年民主派盟友章伯钧、章乃器、罗隆基、储安平、王造时等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黄炎培三个成年儿子,二个成年女儿,一个女婿,一个外孙,共七位后代被打成右派。二女黄小同因笃信基督,被定为“反革命”。

三、宝贵政治教育遗产

(1)、一条规律:与毛泽东的政治共识:“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与毛泽东谈到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家、历朝历代,都没有逃出“其兴也勃焉,其之也忽焉”的“历史兴衰周期率”。希望中共能逃出这历史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事后,黄炎培写道:“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是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中国是有救的”。

老一辈中共领导人中,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胡耀邦、赵紫阳等,都是党内具有民主法治意识,信奉“民本主义”的大智者。

(2)、两大参政民主党派:

黄炎培参与创建领导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同盟,在中共领导下,仍扮演着参政党重要政治角色。

中国民主建国会:

载至年12月底,共有地方组织个,会员13万多人,大多数为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代表人士。其中,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人担任县处及以上政府及司法领导职务,人担任各级特邀、特约职务。成立了“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经济杂志。

迄今,历届民建领导中,除黄炎培外,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以及著名学者还有十多位:

李烛尘:(.9.15——.10.7),食品工业部部长、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志和:(——)民盟中央委员、四川民盟主委。历任政务院参事、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年错划右派,年改正。

施存统:(——)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青年团首任书记。民建发起人之一。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其子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

章乃器:(.3.4——.5.13)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粮食部长。57年右派,未改正。

盛丕华:(——)上海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

胡厥文:(.10.7——.4.16)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胡子昂:(.3——.11)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孙晓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党员)。

许涤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行政管理局局长、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常委、汕头大学校长(中共党员)。

孙起孟:(——)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党员)。

王光英:(——)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副主席、全国人大第八届、九届副委员长。

万国权:(——)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成思危:(——)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黄孟复:(————)全国工商联主席、第九——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党员)。黄炎培之孙。

陈昌智:(——----)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郝明金:(.12——)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辜胜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黄大能:(——)民建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黄炎培之子,中共党员)。

中国民主同盟:

截至7年底,民盟成员18.8万余人,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省级组织30个,市、县级组织个。共有1.7万余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部门领导工作。

领导层中曾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和著名学者,除黄炎培外,还有多位:

张澜:(——)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章伯钧:(——)首任交通部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57年右派,未改正。

罗隆基:(——)政务院委员、首任林业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57年右派,未改正。

高崇民:(——)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党员)。

马叙伦:(——)政务院文教委副主任、教育部长、高教部部长。

苏步青:(——3)著名数学教、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明轩:(——)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党员)。

邓初民:(——)民盟发起人之一、山西大学校长、第一——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党员,年入党)。

胡愈之:(——)光明日报总编、首任国家出版署署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党员)。

楚图南:(——)著名散文家、翻译家、书法家;中日对外友协会长、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党员)。

陈望道:(——)复旦大学校长、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党员)。

史良:(—,女)首任司法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副院长、中国科大副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党员)。

彭文应:(——)民盟中央委员、上海政协常委、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著名爱国知识分子。年定“右派”,年,病死与贫困交加。

闻家驷:(——)闻一多的胞弟、著名法文翻译家。第四——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七届、八届人大副主席、五届政协副主席。

萨空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政协副秘书长(中共党员)。

谈家桢:(——8)著名遗传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五届上海政协副主席。

陈仁炳:(——)民盟中央委员。著名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57年倡导“贾谊”精神,定右派,未平反。

费孝通:(——5)著名社会学家、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57年右派,后改正。

陆诒:(——)著名新闻工作者、复旦教授。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副主委。全国政协五——八届委员、上海三——五届政协常委。57年右派,81年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入党。

叶笃义:(——4)政务院政法委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年加入中共)。

钱伟长:(——)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57年右派,后平反。第六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陶大镛:(——)著名经济学家、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六——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委。

马大猷:(——)著名声学家。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丁石孙:(——)著名数学家、北大原校长、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党员)。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第七——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蒋树声:(————)南京大学校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张梅颖:(———)妇联副主席、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澜之孙女。

张宝文:(————)原西北农大校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丁仲礼:(————)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副院长,十三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3)、中华职业教育社:

4年,被认定为联合国公共信息部所联系的非政府组织。

据年中华职业教育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gs/69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