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不约而同的决
点击标题可阅读前文——
1、听东夫讲改写历史的“百丈之战”
2、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分裂与生存
3、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张国焘与红四方面军
4、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川军与刘湘
5、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饿虎出山
6、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背水一战的川军
7、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失去的机会
8、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芦山十日
9、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天全之战与郭勋祺
10、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打到成都吃大米
11、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不约而同的决战场
强弩之末
刘湘的预谋——郭勋祺再担重任——川军最危急的一天——川军援军赶到
然而战局即将发生逆转。
红军对当面之敌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如此不堪一击,军心大振。实际上李家钰的部队在整个战役中伤亡不过余人,初战之后便逃到二线。(后李家钰率部出川抗战,得蒋介石重用,历任47军军长、36集团军总司令,转战晋、豫,年5月中原大战中遭日军伏击殉国,追晋陆军上将,为川军抗战阵亡最高级别将领。解放后被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战场上的李家钰
9军25师夺取百丈后,抓来俘虏一问,说刘湘大名鼎鼎的模范师就在这一带。红四方面军对郭勋祺知之甚少,更不知他在贵州土城重创中央红军的故事,指挥部立刻下令追击,一鼓作气把这帮残兵败将收拾干净。
郭勋祺接到潘文华的撤退命令后,叫三个旅各自后撤,自己带一个手枪排一趟子跑到名山南面的洪雅,给刘湘打电话报告情况。结果挨了一通训斥,要他回去把话说清楚,这才让他紧张起来,赶紧和各旅联系,自己到百丈后边的黑竹关找“南总”潘文华。潘是郭的老上司,知道“郭莽子”绝非怯战,而是另有成算,安慰他说没事,你赶紧把部队收拢,无论如何在这里把红军堵住。郭勋祺确实另有考虑,他发觉当前这只红军部队,较之土城之战的红军更见骁勇,高山作战经验相当丰富,退到开阔地带作战更有把握。事实证明他比杨国桢更聪明,他的师几乎是全身而退,齐装满员的三个旅,实力比红军的一个军还强。红军夺取百丈场的同时,唐明昭、廖泽两个旅先后抵达百丈后边的黑竹关,潘文华放心地把作战指挥权交给他。这样,继土城之战后,郭再次扮演了一个重要历史角色。
黑竹关南侧高地
黑竹关已是浅丘地带,地形开阔,公路两侧碉堡成线,交通便利视线开阔,利于装备优势的川军作战。红25师占领百丈场后,一鼓作气沿公路追击逃兵。公路加碉堡是对付红军的有效手段,但碉堡里是李家钰的兵,就不那么有效了。红军不直接攻碉堡,而是绕过碉堡向前冲,碉堡里的老兄见红军都打到后面去了便弃堡而逃。红军一连拿下多个碉堡,一路冲到黑竹关,迎头撞上唐明昭旅,遭到强烈抵抗,急不可待的指挥员下令全团冲锋,付出重大伤亡仅仅推进了数公里,进攻势头戛然而止,天黑时与唐旅形成对峙。
第二天拂晓,红军发动更大规模攻击。火速赶往的廖泽旅远远就听枪炮声喊杀声滚滚而来,一到立刻占领公路两旁碉堡,挖掘防御公事,片刻未息红军已经杀到。一场殊死搏杀顿时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反复冲杀。红军在强大火力杀伤下毫无畏惧,冲击一浪高过一浪。时任廖部连长的张劲竹后来写道:“这时遍地都是红军,前赴后继英勇冲锋,官兵无不心惊胆寒,大有崩溃之势”。在红军的强大压迫下,廖部且战且退,退到黑竹以下的治安场。
前面讲过,廖泽因土城之战未及时增援郭勋祺,被撤去模范师副师长之职,成为郭手下的旅长。现在他不敢怠慢了,他身后是“南总”潘文华,再后是坐镇邛崃的刘湘,他顶住也许会死,顶不住则死定了。他跑到最前面的碉堡里向士兵吼:“这里是我们死守的阵地,人在阵地在,不能再退,也退无可退,后面就是邛崃的总指挥部!你们看到有后退的,准予执行我的命令,就地枪毙!”阵地上的官兵互相转达他的命令,高喊旅长到碉堡督战来了,一时士气大振。刘湘在收复百丈后对廖泽大加赞赏,“着即发表廖海涛(廖泽字海涛)开复模范师副师长职”。
这是百丈战役川军最危急的一天,整个防线已似乎瞬间就会崩溃。公路沿线烟尘滚滚乱阵胶着,狂冲乱杀的、拼命逃跑的、顽强抵抗的搅做一团,天空飞机轰鸣盘旋穿梭,敌我难辨无从下手。中央军成都空军指挥官张有谷从飞机上望去,“在名山东面的公路上,刘湘的部队成千上万,争先恐后地逃跑,而我们在刘部的后面详细侦察,并没有发现一个红军。”实际上不是没有红军,而是双方的部队搅在了一起,红军又穿着和川军一样的灰布军装。9军军长孙玉清在战斗总结写道,“战时敌以数架飞机助战,而完全无效果。我军在大道密集追击中,完全未隐蔽,但敌机侦察分不清敌我部队,何者是之。”
百丈后面大塘铺的川军南路总指挥部里,“南总”潘文华心急如焚。他面前是这样一幅光景:败军和赶往前方增援的部队,把不久前才修成的成都至雅安的公路堵得水泄不通,官长的叫骂,马匹的嘶鸣和前方传来的密集枪炮声响成一片。作为与红军作战的老手,他知道这一刻不硬顶上去,将会形成兵败如山倒的可怕局面。他跳上公路,饬令败军返回前线,指挥将败军的辎重马匹推到路边,给跑步前进的增援部队让路。同时准备将指挥部再往后撤。(潘文华为刘湘铁杆心腹,刘湘死后,其旧部在四川的7个师推拥潘文华为首领。年底潘文华与刘文辉、邓锡侯联名通电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委,年底去世。)
潘文华
北路防守的邓锡侯部比李家钰部更不争气,竟让红27师如入无人之境般打到离邛崃城五六里地的道教圣地鹤鸣山。邛崃城里的刘湘发出道道十万火急的命令,调遣嫡系部队填补败兵留下的缺口,此时此刻,除了他的嫡系他已经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他甚至认为红军会抄他的后路绕过邛崃直取他的老家大邑和成都,命令心腹幕僚邓汉祥赶快回去组织警察民团守城。邛崃县城及后方场镇上的人家开始大规模逃亡。
在郭勋祺部的顽强阻击下,红军仍然不顾一切沿公路向前猛攻,然而队伍也越来越乱,官兵脱离编制打乱,形成各自为阵的混战,伤亡越来越严重。朱德对此早有预料,早在第二阶段战役发起之前,他就在《康泸天芦名雅邛大战役中战术上应注意之点》中告诫:
进入大平原后,我们的战术由山地战变为平地战街市战,由运动战变为阵地战堡垒战,单靠英勇冲锋的打法是不行的。
并摘录苏联野外阵地战条列若干条供指战员参考,同时下达《对防空应注意之点》,强调不能空喊不怕敌人的飞机大炮,要用科学的办法对付才是出路,否则会付出无谓的牺牲。
不幸的是,他的担忧成为了现实。九军军长孙玉清在《百丈、黑竹关战斗经过》的战斗总结中说:由于过去干部不爱看地图,此次在平地与森林村落作战,有干部迷失方向,有的到了既定目标还不知东西南北,敌我不分。有的干部只顾冲锋,“如某团团长李少樵在追击时手中完全无一部队”,部队失去指挥,等等。不擅平原阵地战的弱点暴露无遗。
这一天攻守双方的力量都到了极限。此时此刻,任何一支生力军的出现都足以改变战局。然而出现的是刘湘的的生力军——21军范绍增第4师。
范绍增
范绍增袍哥出身,绰号范哈儿。此公虽憨态可掬,胸无点墨,却擅长趋炎附势,极尽享乐,姨太太成群不下杨森。他原是杨森旧部,后投靠刘湘;刘湘待他不薄,他却暗中投蒋。这年初蒋介石在重庆指挥追缴中央红军,就下榻在他极尽奢侈的“范庄”。
“范哈儿”这一仗,与其说是刘湘下了死命令,不如说是打给蒋介石看的。范部11月9日接到刘湘的命令,从岷江上游的防区昼夜兼程轻装疾进,这天下午先头部队跑步通过潘文华的指挥部大塘铺,和激战中的廖泽旅会合,向红军发起反击,天黑时,范师的周绍轩、廖敬安二旅全部到达战场,巩固了川军防线。已呈强弩之末的红军再也无力推进,与红军在治安场对峙。随后的战斗中,该师成为冲锋陷阵的主力。收复百丈后蒋介石特致电嘉奖范师:“黑竹关百丈驿之役,匪以精锐向我猛攻,赖范师廖周两旅亥时赶到,旋即挽回战局。……查该部不失时机应援,且与匪以重创,殊堪嘉尚,着传令嘉奖,以励来兹,希转饬各部一体知照。”
(后刘湘发现范绍增投蒋将其撤职,范怀恨在心,年在武汉受戴笠之托,监视告发刘湘与韩复渠勾结,为刘湘旧部不齿。蒋对其翻云覆雨也有所戒备,未予重用,范转与民革民盟往来。年末率部起义,成为统战人士,但他没有留在四川而是去了河南,似有回避故旧之意。)
本文节选自东夫先生书稿《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系作者授权红色参考编辑部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改写历史的百丈之战》
目录
分裂与生存
南下北上之争的结局——留在雪山草地的红军主力——四方面军的怨气——一方面军的内部倒戈
张国焘与红四方面军
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十七八岁娃娃一大片——悍将余天云——“张主席”的绝对权威——为荣誉和生存而战
川军与刘湘
对川军的不同作战记录——一个被低估的对手——大智若愚的刘湘——中央势力入川——川军的整编
饿虎出山
南下战役计划的制定——“多宝道人”刘文辉——爬雪山的川军——初战告捷——《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
背水一战的川军
红军分裂广为人知——刘湘与共产党的秘密来往——别无选择的川军——刘湘调兵遣将
失去的机会
张国焘改变主意——一个流浪红军的自述——飞机大炮的厉害——徐向前等坚持南下——朱德的忠告
芦山十日
第一块硬骨头——青龙场大捷——被迟滞的攻势
天全之战与郭勋祺
追兵赶过逃兵——土城战役实情——学过《资本论》的郭勋祺——天全之战
打到成都吃大米
陕北中央对南下战役的支持——张国焘大喜过望——南下红军打乱蒋介石阵脚——刘湘唯有拼命——四方面军指挥员们的狂热
不约而同的决战场
红军的决战计划——百丈关——川军严阵以待——双方尽遣精锐——冲向平原——攻占百丈关
强弩之末
刘湘的预谋——郭勋祺再担重任——川军最危急的一天——川军援军赶到
攻守逆转
决战前夕——顾祝同面授机宜——李先念和红30军——红军率先出击——川军全线进攻——红军退守百丈场
孤注一掷
川军总攻——徐向前亲临百丈——一厢情愿——惊心动魄大搏杀——百丈场争夺战
招架之功
红军节节退守——廖泽的敢死队——筋疲力尽的红军——霉老二——川军收复百丈
百丈尸骨
红军败退——报纸对战事的描述——徐向前谈教训——万人坑
转折点
西线无战事——向南出击——另类万里长征——中央军进攻——紧缩的防线
最高裁决
张国焘摊牌——共产国际与中共——张浩的“密码”——朱德的虱子——刘伯承改造“农民意识”——最后一击
不堪回首话当年
和女兵结婚——在康北等待二、六军团——西路军的覆灭——不堪回首话当年
川西名山县(现雅安市明山区)百丈镇的百丈战役纪念碑(0年立)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文章有参阅价值请转发分享
点击“原文链接”,认识《红色参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gs/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