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产品经理分享真正运营就是直面人的七情
什么是运营
提到运营,大家想了解的会有很多方面,比如:如何针对工具类产品,小成本的做个传播声高的运营活动,如何把社区网站,从没有名气打造为众所周知等等。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结合人性的一些互联网产品以及运营方式,有很多案例和大家分享,不做一个既定的规则总结。
互联网变化莫测,很难有一个方法论能够一统江山,就像很难有一剂良药可以包治百病。希望通过案例来帮助大家思考,在后续面对策划和运营时,能够更多结合人性中的弱点,做出更符合人性的运营。
很多人做运营的同学会有这样一种感触,觉得运营像打杂,什么都做,内容编辑,活动,推广,item设计等等,感觉运营像个大杂烩。
那么,什么是运营?
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细分来讲,针对不同群体,通过内容、渠道等营销产品,并通过数据指标优化运营手段、产品功能与体验等行为,称之为运营。
产品是生孩子,运营是养孩子。产品+运营;一个产品才能正常运转,才能真正起作用;做到协同作战。
运营在面对“人”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拉新拉活拉沉,是运营针对人常用三种模式,今天更多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人的背后,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的人性运营。
拉新:如何为产品卷入更多新用户
拉活:如何让卷入的用户活跃起来
拉沉:如何让沉淀的用户变活跃,活跃的用户持续活跃。
关于人性
一款好的产品及运营,一定能迎合人性七宗罪中的其中之一。这句话来自于Linkedin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硅谷异常成功的风投家ReidHoffma。
人性指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说,好的产品、运营和服务一定要找到用户的痛点。互联网的经验主义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和找到这些痛点和需求,但如果我们追本溯源,用户的痛点、需求或者说是欲望究竟缘何而生?
这些又是什么?如何影响我们做产品策划及运营?
马斯洛需求理论
来看下马斯洛需求理论,最底层是人们基础的生理需求,包括食色,人们在满足了生存,安全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自我实现
尊重需要
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食色性也
解剖人性的五大弱点
人性的背后可以用一部电影,叫《七宗罪》来解释,七宗罪是指: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来重点分享其中五个,希望对大家做产品运营,尤其是社交类的产品运营有所帮助。
为什么提到社交产品,yy之前在猫扑做论坛运营,建立网络电台,来到腾讯做QQ空间,企鹅FM运营,都是基于人与人的关系。社交产品是对每个个体自身人性的迎合、利诱和放大,是对整个社会中人和人关系的还原、迁移与重构。
人性五大弱点:色欲、虚荣、贪婪、懒惰、窥探
色欲
先来看人性里最原始的一面:色欲
欲望,是人们最原始,最本能生理需求。从很早之前的拨号上网时代至今,有一类网站一直屹立不倒,大家猜是什么网站?
不是QQ,也不是游戏,一直屹立不倒的是成人网站。
现在衍变成各种打着交友、兴趣同好等各种帽子,满足着人性里最原始的需求。
从成人书籍、光盘,到手机短信盛行的年代,结合色欲的运营从未离开用户的视线,以高清美女写真图,使用户不由自主的发送短信**到**,满足心理本能的原始诉求。
逐渐,图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随着宽带普及使得视频产品迭代衍生。年,快播借力将BT种子直接转换成在线观看视频迅速崛起,搜索量持续超越QQ成为百度搜索量第一的客户端软件,这种模式被百度复用,于年2月推出了类似产品百度影音。
还有很多视频类网站受益于色欲这个人性弱点,包括我5.1去台湾时,看到捷运地铁上有人带着耳机看youtube上的某一类有颜色的视频。
这种只能看不能互动的视频形态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视频聊天室开始蔓延。早期比较有名的是视频聊天室,取而代之的是yy语音、6间房,呱呱视频、百度贴吧里也有视频直播室。
大概两三年前做市场走访调研,到一个三线城市的网吧,发现里面很多猥琐大叔,对着电脑很专注的,时而轻声细语,时而窃窃偷笑,走近一看,原来在看6间房。
当然,不管线上折腾的多热闹,约炮的最终达成终究还是还回到线下来实施,于是有了各种以交友,兴趣为名的产品相应衍生。
在几年前还没有约这个词的,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网恋。其实网恋很正常,不知道在座有没有曾经有过网恋史的,我们组有个同事叫蛋蛋,是我们做安全审核的同事,他老婆就是通过网恋认识的,据说是帮这个女生装扮QQ空间,人家没有乱来,现在娃都有了,是很好的很安静的一枚美男子。
说到约炮类社交软件是什么?大家第一个想起的是什么?
有的人说陌陌,陌陌官方一直表示这只是个美丽的误会。第一次知道被用户这样理解的时候,估计陌陌也是拒绝着半推半就的,后期的陌陌一直在围绕兴趣,群组,游戏等展开布局。
或者我们说以陌陌为首的一些结合语音,地理位置的结识陌生人的社交产品是层出不穷,类似的app特别多,遇见、友加、比邻、美丽约、对面、有缘、花田,还有一个叫摩擦,不知道是不是听《我的滑板鞋》听多了,想想倒是挺形象,挺内涵的名字。
这类产品最早都是非常典型的从七宗罪中人类最原始需求色欲这个点吸引用户。好处是能够通过这种人类本能的需求触达用户痛点,也就是我们经常会说的刚需,形成病毒传播,但坏处是可持续性差,社区氛围难维持,也较难找到营收点。在这里的转型中,陌陌算是比较成功的。
来看下腾讯在年1月推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gs/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