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中最古老的兵种你眼中的小可爱,却成战
早期军队最重要的兵种就是战车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兵种的组成上,主要划分武器装备、作战任务和技术战术特性所划分的基本种类。在愈演愈烈的战争中,人类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许多动物也变成了军队中的一把利器,有些发展成为一支单独的“兵种”。我就为大家罗列一些战争中的特殊战士“动物士兵”。
引用自头条百科
由来已久
俗话说:兵者,诡道也。为了打赢战争,古代的军事家们运用各种计谋和手段,在没有现代机械之前,战争中不光只有男人和女人在捍卫自己的国家,动物也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不必多说,不管东西方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一定有马的参与(非洲和中东地区是骆驼多些),据了解马至少是于距今年前的铜器时代在欧亚草原区被驯化。无论是风驰电掣横扫疆场的骑兵,还是身先士卒带头纵马杀敌的统帅,都离不开战马的配合。在古代的车战和骑战时代,马独领战场风骚数千年。
西方的战士身穿精美华丽的铠甲,手持长剑与盾牌,捍卫着骑士的荣耀与教条。后为这种荣誉称号用于社会一特殊阶层。骑士身份不是继承来的,要在领主军队中服役并获得封地。
东方的骑兵都是部队之中的精锐,充分发挥了高速、突然、攻击力强的功能,叱咤风云,战斗力强盛且具有奇效,很多王朝都培养有自己的王牌部队,中亚的鞑靼、突厥骑兵和蒙古铁骑以及古代名将都是借助战马立下汗马功劳。
蜜蜂公元11世纪,英国军队在攻打耶路撒冷古城圣让达克时,居然使用蜜蜂来当“排头兵”,当时,英军连着攻了几天都失败了,主帅急得大口大口吐血火急火燎的。中午在户外吃这法国大餐的时候,突然他看见花丛中一群蜜蜂在飞舞,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第二天,城头的士兵严阵以待,攻城又双叒叕开始了。几个英国兵来到城墙前一反常态搬着箱子冲到城下,一抡胳膊,箱子朝城里飞去。护城士兵发懵了,弄不清对方想干什么。霎时间破碎的箱子里面飞出无数只蜜蜂,见人就蜇。场面一片混乱,尖叫声不断。英军见到时机已到,迅速戴起防护装具,开始攻城。守城士兵根本无法抵抗,城墙上杀声震天,守城士兵纷纷溃退。就这样,英国兵成功占领了圣让达克城。
猴子据传闻,明朝军事名将戚继光还曾用猴子对付倭寇。当时戚继光经常组织戚家军的将士们在山里练习火铳射击,结果被山里的猴子看到,戚继光意外地发现猴子们竟然可以模仿人类打枪。在一次战役中,倭寇大兵来袭,戚继光就在山里丢弃武器并设下伏兵,同时派一些士兵诱敌。倭寇追杀,正好被猴子们看到,猴子们看倭寇光头赤脚,造型奇怪,觉得这帮家伙要害自己,于是乎猴子们就捡起戚继光丢给它们的火器争相发射,倭寇手足无措,四下乱跑,接着戚继光下令伏兵出击,大获全胜。
大象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转破城门、摧毁堡垒、碾压敌军。从北非(迦太基、埃及、努比亚)到两河(巴比伦、亚述)到波斯(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帕提亚、萨珊)再到印度都用过战象。最著名的是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古印度,两方用的都是战象。
战象
大象它力大无穷,跑起来的速度和马不相上下,厚实的皮肤可以有效抵抗大部分冷兵器的攻击,背上可以部署突击类战斗力比如弓箭手、标枪手,如果可以有效组织起来在战场配合骑兵成群组建上无疑会成为比火牛更难对付的杀手。这似乎从理论上来说是最完美的作战用动物,但是大象其实是很胆小的一旦受到惊吓,它们非常容易在自家军队当中乱闯而帮倒忙,
而在我国,春秋末年吴楚争霸,楚王弃城而逃,危急时刻,大将计尹把烧着的火使系在象尾上,然后驱赶大象奔入吴国军队,使楚王得以安全逃脱。
牛火牛阵大破燕军,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攻打齐国,势如破竹,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墨城守将,他收集了全城多头牛,在每头牛身上都进行了装饰牛身话了五彩纹。牛角上缚有锋利的尖刀,牛尾上捆着浸满油脂的芦苇。利用夜色点燃牛尾上的芦苇,牛群冲出城外,奔向燕军阵地。多头被火灼痛的牛群在敌营中疯狂乱撞,敌军非死即伤。
大战锤炼
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全球战争中,波及了80%以上的人口和领土,也是人类科技与工业发展最迅猛的阶段。从飞机、坦克、航母,到航天技术、原子能,短短二三十年间得到了快速的飞跃。同样的人类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许多动物也变成了人类手中的战争工具。
微渺杀手——昆虫二战时期,德国、日本都进行了生物试验和应用,其实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二战期间也进行了生物和昆虫战,直到冷战时期美苏也依旧没有放弃生物战和昆虫战。
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
最早是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推行的昆虫学战争计划。早在年,法国的生物战专家就建议物种入侵计划,将甲虫用于对付德国的农作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相互用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对敌人食物来源发起外来物种入侵攻势。在日本开始发展鼠疫蚤作为武器的意图之后,加拿大和美国也效仿。在战争期间,加拿大的整个生物武器计划都领先于英国人和美国人。
部队
年10月,在 爆发之后,美军的生物武器计划更进一步。美军又进一步开发了4种生物武器战剂(炭疽、兔热病、腹股沟腺炎、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和2种大规模杀伤战剂,这些武器可以在现有的工厂或计划建设的工厂中进行生产。
苏联开发和测试的昆虫作战计划作为抗作物和反动物BW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人开发了利用昆虫传播动物病原体的技术,并声称已经开发了一种自动大规模昆虫繁殖设施,每天能够输出数百万只寄生昆虫。
陆战之王——骑兵一战中不仅出现了恐怖的毒气和钢铁巨兽的坦克。同时也是骑兵在一战争舞台主角之一最高光的演出。一战是骑兵作为主力兵种之一参加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最后一场世界性大战,各国纷纷组建了骑兵军团,德意志骑兵、乌克兰枪骑兵、匈牙利骑兵、奥斯曼土耳其骑兵、沙俄哥萨克骑兵......
除了骑兵部队,还有更多的马匹从事后勤运输等繁重的劳动,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机械化程度不高,维护保养成本较大,后期补给运输等相比之下马匹是最廉价的工具。一战期间,英国军队共征购了11万匹骡马投入战斗。他们被用来运输武器和各种物资,拖拉大炮,背负骑兵,冲锋陷阵,运送伤员,传递命令和情报。电影《战马》很好地刻画了马匹在战争中充当的各种角色。
二战初期,法国参战的英国远征军可以说是实现了全部机械化,在随后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全部的机械化都丢弃了。而苏军直到战争结束,还在使用各种役畜为苏军提供补给,而且苏军仍然大规模地使用骑兵。盟军直到诺曼底登陆后,基本以机械化、摩托化为主,盟军的骡马资料和照片存在的不多。
素有闪电战的德国其实真实的机械化不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二战期间德军有关部门在研究部队调度的时候做过统计——调动1个步兵军(不含装甲师或摩托化师)需要节车皮,其中节车皮都要用来“伺候”骡马。
在战争期间,德军大批作战部队机械化较低,他们的侧翼和后方活跃着机动的骑兵部队,武器和供给几乎完全由四足马力承载,而并不是风驰电掣的机械化运输的。虽然是骑兵,但此时的这些骑兵部队装备的要么就是承担运输和侦查的先锋,要么就是名存实亡的纯机械化装甲部队,传统的德军骑兵部队早已被稀释了。(德国仆从国的除外)其实德军机械化不足主要是资源不足,能源的消耗导致德军无法生产更多机械化,只能将主要资源被集中到装甲师和精锐师上,加之东线的地理位置不同和开战后的各个兵种衔接问题。
反观亚洲的日军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战场始终在使用骡马,甚至在关东军对苏的作战预案中,还计划在开战时随军大量的牛群,这一方面不但可以用牛拉车携带补给,还可以用牛作为军粮。不过这些牛几乎都来自中国和朝鲜。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谈不上摩托化或骡马化问题,由于政见的不统一导致内战工业化的倒退连军粮军服都不一定保证的军队,就不要说其他了。
特种通信兵——鸽子鸽子是自古以来就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我们较为熟悉,一般用于报信,通讯、且快速、精准、高效。而在战争中鸽子被人们誉为“军中通信兵”。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军鸽最早的国家之一。
信鸽也是战争中的无名英雄之一,在向前线传递信息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有无线电发报技术,但是由于战事的复杂有些情况还是有局限性。信鸽的作用就有至关重要的战术作用。最为著名的,是一只名叫CherAmi的美国信鸽,它成功传递了12条重要信息。在年的最后一次任务中不幸中枪,但它还是及时传递了信息。这条信息帮助名美国士兵获得了救援:为了纪念它的英勇,法国政府授予了它“十字勋章”。
二战期间,其中一只名叫“乔”的信鸽,曾穿越敌军的炮火,昼夜飞行四百多公里,为盟军传递情报,成功地拯救了三万多名盟军官兵的生命。不只是单纯地传递情报信息,信鸽还被赋予了更多使命在深入侦查中,信鸽利用自身优势装备微缩相机进行各种侦查。英国共培养了25万只信鸽,很多都被德军的炮火和空中对手——鹰所捕获,只有32只被授予了最高等级的动物勋章——迪肯奖章。
忠诚的勇士——狗
美军军犬斯塔比
作为人类最忠诚的伴侣,狗在一、二战里也被大肆用来弥补人类在战争中的不足,最早被用于战争的军犬是多年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罗马帝国都曾培训出用于作战的犬。在一战时期德军共有4万只军犬在军队中服役。最著名的美军军犬斯塔比总共参加了17次战役,三次光荣负伤,并且抓了十多个德国俘虏,还救了几百个美国大兵,战功显赫受训堪比美国将军。特此美国五角大楼决定破格把斯塔比提升为中士。
K-9部队
二战时期也有美国著名的K-9部队,协助各个兵种执行探雷、侦察、传令、警戒、放哨和拉雪橇等任务。以及出名的苏联爆破犬,1年反坦克狗第一次实战,2年反坦克狗大规模投入实战,由于不可控的因素,在战斗中也会误伤了自己人。
你可敢信的“战士”
蛤蟆部队
3年的夏天,由于日军的长期围困导致解放区和敌占区的军民百姓食不果腹的情况,根据陈赓司令员“置敌于疲惫不堪”的指示,最终解决办法还是来源于生活,在深夜时刻把蛤蟆投放到据点周围,刚刚入睡就被据点周围的“呱呱”叫声给吵醒了。鬼子无奈,用机枪步枪乱打一气。就这样,鬼子休息、蛤蟆叫,蛤蟆休息、鬼子闹。这就是作坪村民兵和八路军摆的蛤蟆阵。
以蝙蝠为载体的炸弹
二战时美军还研制了动物界的黑科技,主要是为了针对日本,以蝙蝠为载体的炸弹,由小型凝固汽油弹、蝙蝠和投放弹三部分组成。由于原子弹的科技有所突破,最后导致这个项目搁浅了。
嗅探鼠
它可以在30分钟内清理掉平方米内的地雷,同样的工作量人类需要2天。它就是嗅探鼠。与狗相比,老鼠排雷更有优势。
二等兵佛伊泰克
二战期间波兰部队最著名的,就是二等兵佛伊泰克他不仅有军阶还有工资,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头入伍的战斗熊,指挥总部更是将第22炮运连的徽章改为了抱着炮弹的佛伊泰克。
帝企鹅布韦岛
一只帝企鹅掌管着一支人类军队,听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它来自挪威的帝企鹅,名字叫尼尔斯·奥拉夫,国王也下令封其为“布韦岛男爵”,又被授予准将军衔,在皇室中奥拉夫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一只苏联马戏团的袋鼠,其实真实身份却是克格勃秘密特工。这是在冷战时期的一只叫萨夏的袋鼠,萨夏的肚袋内常常藏有绝密文件,因为马戏团可以全球各地巡回演出,所以这只袋鼠可以带着各种机密文件轻松的进出各国。
年在联邦德国的一个美军基地里。美军的军械库连续发生了两次枪支被盗事件。基地司令官看到某个新闻的保安公司引入的动物警卫就突发奇想,喂养了几十只狮头鹅当“警卫”,至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失窃事件。于是它们同士兵一起执行巡逻警卫任务,保护基地的通讯设施和防空炮。“鹅兵”忠于职守。
科技加持
窃听猫
CIA曾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窃听猫试验。在小猫耳道内植入麦克风,并在其头骨底端植入无线电发射机。电线被放置在猫的皮肤之下,其尾巴则充当天线,之后又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最后CIA计划将猫放在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中用来窃听情报,窃听完毕后,最终却意外地死于车祸,最后被取消了也证明利用活体动物制造间谍成本和可行较为困难。
美国海军于年代首次创建了海洋哺乳动物计划,以研究和训练海豚,白鲸,海狮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具有高度的智商,经过受训的海豚和海狮来搜寻地雷和敌方蛙人部队,然后将其部署在重要港口,它们可以很迅速地标记出水雷等危险武器也可以参与搜救和寻找残骸,在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这种海豚在UmmQasr港口清除了多个地雷。美军最早的水生哺乳动物曾经部署到越南,对抗猎杀越南游击队。水生哺乳动物通过现代化装置也可以进行侦查等谍报工作,俄罗斯也用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进行侦查活动。
机器昆虫
仿生机器昆虫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和测试,设计主要用于侦查和救援任务。通过仿真模拟制造出外形进行芯片制造和测试或者进行半活体植入进测试。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仿生技术、无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迭代,无人装备取代动物士兵可能是将会是一种必然。比如,美军用‘大狗’机器人取代战场上的骡子和马,无人潜航器正在取代‘海豚部队’等。所以,科技的参与甚至改变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本文只介绍历史、军事等知识,绝非宣言纳粹,只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j/1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