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5亿吨的海上金矿,或会引发南
南极磷虾: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若以生物质能来说,它们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是地球上单种生物量最大、繁殖最成功的物种之一(大约共有5亿吨)。它们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南冰洋,围绕着极地分布,最高密度是在大西洋区域。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在增加。水产品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传统的鱼类资源正在衰退,传统渔场在消失,渔汛不明显,湖泊等自然水域所能提供的水产品已呈饱和状态。虽然磷虾是一种比香烟还小的甲壳类动物,但它在南极附近海洋的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企鹅、鲸和其他捕食者以这种虾类动物为食。在此情况下,南极磷虾便成为人类捕捉的对象。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膨胀,粮食危机日益加重,有科学家曾做出这样的预言:南极磷虾将成为人类未来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蛋白质资源库”。那么南极磷虾真的会被人类吃光吗?
磷虾到底还剩多少?
磷虾: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洲水域,似虾的无脊椎动物,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只;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远洋带的生命周期;它们长成达6厘米长,寿命6年。
南极磷虾的产卵季是由1月至3月,在大陆棚之上及深海海洋上区域产卵,雌性每次会产~个卵,孵化率也较高;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加上各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磷虾在将来是否能够海洋中的生物吃、维持生态平衡还很难说。
磷虾的价值:
南极磷虾具有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并且磷虾矿物质含量丰富,且其蛋白水解产物中含有18种氨基酸,南极磷虾不但营养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在医用价值方面,南极磷虾甲壳中含有大量的甲壳素,有强化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及降血糖等作用。磷虾体内的虾青素具有抗氧化活性,还可预防糖尿病、肾病、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繁殖;含有的磷虾油,能有效降血脂,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并且在人体中具有很好的吸收性。因此磷虾还被誉为“地球最大的蛋白质库”的称号。
捕捞磷虾
但因为磷虾属于极寒生物,体内含有的酶在超低温下才能高效发挥作用,如果气温一旦偏高,就会立马导致磷虾组织快速溶解,简单说就是捕捞出来的磷虾要么马上吃掉要么冰冻处理,不然就会自我分解。
因为磷虾具有的极高的价值,所以很早之前人类就开始捕捞了,但因为磷虾特殊的储存的条件和它们生长在极寒之地,所以直到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商业捕捞。最初捕捞磷虾这块市场是由日本和苏联瓜分,其中苏联占据97%;到苏联解体后,挪威加入,而后迅速超过日本成为当时第一捕捞磷虾大国;接着韩国和中国等其他国家也相继加入捕捞大队...
国内首艘新造南极磷虾船
磷虾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南极磷虾在南极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南大洋初级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主要消费者,同时又是鱼类、乌贼、海豹、海鸟和鲸类的主要食物。所以一旦这个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出现问题,生态链上下都将受到毁灭性打击。不仅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磷虾对二氧化碳和全球气候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强调了磷虾在碳循环中的影响,并敦促考虑商业磷虾捕捞对海洋化学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声称磷虾在每年从地球大气中清除多达亿吨碳的过程中的作用的当前科学知识。方式主要是通过吃浮游植物并排出沉入海底的碳和营养丰富的颗粒,南极磷虾是碳循环的组成部分,是铁和其他养分海洋的重要成分,磷虾粪便颗粒是科学家在南大洋浅水和深水中发现的大部分沉没碳颗粒。南大洋是全球最大的碳汇之一,因此磷虾对大气中的碳水平以及全球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海洋水中的碳循环过程。(图片来源:自然通讯)
结语
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和食物链都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人为干预的短期内巨大改变都会导致蝴蝶效应版连续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对鲸类的过度捕捞也会影响着磷虾的数量。虽然南极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可以对其进行正当合适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地方,但是不加节制的改变和过度使用资源,或许有一天这些恶果终将会加在人类身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j/1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