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鸟类吗一只小鸟就可以让孩子读懂整个
每周一本书
让阅读,丰满人生
现今,知识和技能在快速地迭代、更新,社会分工也在不断地细分和深化,协同、应变、学习和抗压能力将越来越重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在的教育过度重视技能的教育,忽视了心灵的培养。
在现实的世界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技能仅仅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与他人的协作,要有整体观和系统观,还要有应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意志力和应变力,拥有一颗完整的心灵和健全的心智,才能过好这一生。
而亲近自然有助于打开孩子的心灵,也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成长。研究表明,鸟儿是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孩子树立系统观、整体观,有助于培育完整的心灵。
21读书
来源丨凤凰新联i生活(ID:FHlifebook)
作者丨新联i生活
编辑丨陈思;实习生思纯
人与鸟类有60%的基因是相同的,正因如此,鸟类的很多行为能够为人类所理解与欣赏。而剩下40%不重叠的基因,则塑造了我们和鸟类之间纷繁多样的差异。
题记
有一个数字触目惊心,根据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中一项调查显示:
中国大约有20%的儿童患抑郁症,此外,还有叛逆、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约有多万儿童受到不同程度心理行为障碍的困扰。
这跟现在的教育过度重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心灵的培养有关。
现在的孩子和父母都非常累,除了学校课堂上的作业外,还要报外语、小升初、钢琴、舞蹈等各种辅导班,期望着学会更多的技能,生怕落后于他人。
但我们都知道,知识和技能在快速地迭代、更新,社会分工也在不断地细分和深化,协同、应变、学习和抗压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在现实的世界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技能仅仅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与他人的协作,要有整体观和系统观,还要有应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意志力和应变力,不自私、狭隘、偏激,拥有一颗完整的心灵和健全的心智,才能过好这一生。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灵的滋养和培育,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儿童期至关重要。
这个时期是孩子心智与人格建立的基础,要让孩子多接触和了解自然。
亲近自然有助于打开孩子的心灵,也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成长。人类就是从自然中进化而来,自然界万物生长,天地广阔,同时又相互依存,荣枯有时。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万物的命运,也是人类的一个缩影。
然而,到下个世纪之交,也就是年左右,我们可能会失去地球上的一半物种,包括鸟类。
现在,很多物种的状况,都可以用科学家口中的一个词来形容:“livingdead”(活着的灭绝动物),即这些物种虽然还未灭绝,但已被判死刑,灭绝不可避免。
一个世纪后,狮子、老虎、猎豹等大部分猛兽都只会存在于动物园,或者面积极小、可看作“准动物园”的野外保护区中了。而同样的命运,也等待着犀牛、大象以及人类的近亲大猩猩和黑猩猩。到时候,人们可能只能在照片、视频、图书等资料中或者在博物馆中见到它们了。
“生物多样性之父”托马斯·洛夫乔伊(ThomasLovejoy)教授曾说“照顾好了鸟类,你就解决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环境问题。”
01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起源于恐龙
携带了比人类更久远的生命信息
鸟类是最易于观察的野生动物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边总会出现鸟类的倩影。它们能翱翔于天际,跃于林中,甚至能潜游水下。它们有华丽的羽毛,生动美妙的鸣唱,给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鸟类已深深扎根于人类的文化之中。
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精卫填海、杜鹃啼血、凤凰涅槃,鸟类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
兽脚类恐龙是一个相当多样化的类群,其中包括了鼎鼎大名的霸王龙和伶盗龙。
最近发现于缅甸的一块距今万年的琥珀之中,人们发现了一条长着羽毛的恐龙的尾巴。
德国发现的始祖鸟是一种位于非鸟恐龙和现代鸟类之间的化石鸟类,它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5亿年。与鸟类至少上亿年的历史相比,人类历史不过万年。
南方鹤鸵(Casuariuscasuarius)
南方鹤鸵是最原始的现代鸟类,堪称地球上最后的恐龙。
鸟类是自然的精灵。它分布广泛,对环境的变化反应迅速。通过鸟类,可以告诉我们自然的健康状况,也能对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发出预警。
认识鸟类,也就了解了自然。
02
鸟儿与人类最为亲近,都是视听型动物
60%的基因是相同的
人与鸟类有60%的基因是相同的,剩下40%不重叠的基因,则塑造了我们和鸟类之间纷繁多样的差异。
鸟类羽毛华美,歌喉婉转,在空中自由来去,而人类不可以。
鸟类和人类一样也是视听型动物,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世界,而大部分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则往往依赖于其他的感官。
正因如此,鸟类的很多行为能够为人类所理解与欣赏,比如悲伤、爱慕、恐惧和快乐这样的感觉,而且相对于其他野生动物,人类与鸟类也更易于接近。
啄羊鹦鹉(Nestornotabilis)
在新西兰南岛上,啄羊鹦鹉——世界上唯一的高山鹦鹉——会使用工具和解决一些逻辑难题。
当你得以靠近它们,你会发现鸟类有着很多人类自以为所独有的特征。
它们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情绪以及个性:有些看起来很羞涩,有些是好奇宝宝,有些则满脸写着“有没有吃的”。一只非洲企鹅时刻像是在不失礼貌地询问你有没有鱼喂它,而美洲家朱雀和大黄脚鹬则看上去一身骄傲。
鹰头鹦哥(Deroptyusaccipitrinusaccipitrinus)
鹰头鹦哥通过竖起头上彩色的装饰性羽冠,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此外,基于遗传学和行为学上的相似性,研究鸟类无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不论是疾病的免疫能力,还是细胞的结构机制。
鸟类的演化历程也让我们对于生命演化的问题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03
鸟儿是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
帮助孩子树立系统观、整体观
理解人与自然以及周围的世界是一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就很难走向狭隘和封闭,有助于培育完整的心灵。
鸟类不仅能帮助我们控制虫害,还可以给植物传粉,传播种子,鸟类帮助塑造了我们周围以及世界各地的植物环境。
人类用于食物或药物的植物中,约有5%是由鸟类传粉的。在新西兰的森林里,70%的植物种子都是由鸟类传播的。
鸟类是大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像森林、沼泽和草原这样的栖息地,鸟类能维持着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微妙的平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东南部的盐沼,那儿茂盛的大米草可以净化水域,并保护海岸免受海水侵蚀。而盐沼海螺喜欢以大米草为食,如果没有蛎鹬、石鸻和鸻这些捕食者,海螺会吃掉整个沼泽上的草,只留下光秃秃的泥滩。
南非兀鹫(Gypscoprotheres)
秃鹫的胃毫无疑问是强酸性的环境,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甚至包括肉毒杆菌和炭疽杆菌。
一些秃鹫等食腐性鸟类,还有着极高效的清洁作用,清理得也非常彻底,从而降低腐烂尸体的卫生风险,减少狂犬病和肺结核等致命疾病的发展和传播。
海鸟还在传输营养物质,以及帮助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持物种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04
鸟儿是智慧的源泉,是自由的象征
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力,打开心灵之窗
鸟儿是多姿多彩的,让人着迷的,无可替代的。它们占据着这个星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还会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域之间往来穿梭,从不在意地图上行政区域的划分。
鸟类还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和平、繁荣、爱情、希望、独立和自由。
这些象征意义不仅体现在许多宗教和文化中,也体现在很多国家选出的国鸟上。鸟类时刻提醒着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紧密相联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
白头海雕(Haliaeetusleucocephalus)
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在很多人心目中,它代表了自由和力量。
鸟儿的智慧,人类到目前为止了解得仍然非常有限。
以迁徙为例,我们现在知道鹤类会向父母学习,辨识迁徙途经的标志物;莺类可能是记住星图来为自己导航,而且不止一幅,季节不同,星图也会不同;其他一些鸟类则会利用太阳或星星的角度,以及地球的磁场来导航。
但这几乎是我们所了解的全部内容,尽管已经研究了数十年,但鸟类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精准的环球大迁徙的,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不同的鸟类具有独特的习性和本领,往往能引起人类天性中的求知欲。
单就鸟类的飞行能力,就足以叹为观止。不仅能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盘旋或俯冲,蜂鸟更是具有一项独门绝技:由于它们的翅膀可以翻转近°,蜂鸟还能够倒着往后飞。
白颈蜂鸟(Florisugamellivora)
蜂鸟的奇异之处在于它们的翅膀能够翻转很大的角度,因此可以在空中悬停甚至倒着向后飞。
从飞行技术,到以鸟类小羽枝为模型的拉链的发明,人类从鸟类身上获取灵感已有几个世纪之久。
其中一些进步是巨大的: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雀类的研究被证明对他形成自然选择进化论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05
鸟儿顽强的生存意志和适应能力
有利于培育孩子的同理心,养成敦实品格
作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绝大多数鸟类跟我们一样,一生都在勤劳地为生存而努力。
它们觅食,迁徙,传宗接代,它们也具有“心智”、丰富的感受,以及社会性。
在面对自然以及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下,鸟儿要艰辛得多。动物迁徙的最长纪录是北极燕鸥,这种类体重不过克左右,从格陵兰岛到南极的漫长迁徙路程达7万千米。
北极燕鸥(Sternaparadisaea)
吃饭对鸟类来说,是个最大的问题。
欧美人常常会用“小鸟啄食”来形容一个人饭量很小,然而实际上,人类几乎不可能达到鸟类惊人的食量。
一只山雀每天吃下的食物近自重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每天得吃下超过23千克的食物!
蜂鸟可吸食跟自身体重相等的花蜜,一只6千克左右的加拿大黑雁每天能够消化掉1.5千克的草料。
绝大部分鸟类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觅食中度过,上顿刚吃完就开始准备下顿,周而复始。
澳洲鸦(Corvusorru)雏鸟
饿了的雏鸟往往会奋力鸣叫提醒亲鸟来喂食。
不断增长的人口给这个星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栖息地丧失、食物资源枯竭、污染和农药、过度捕猎等原因,世界上每8只鸟类中就有1只生存受到威胁。
面对环境的变化,鸟类不得不适应新的情况。
有些鸟类在人类搭筑的水泥丛林中,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还能够繁衍生息。那些居住在城市的鸟类都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洪亮的鸣叫,离开地面筑巢的习性,杂食的食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卓越能力。
家麻雀(Passerdomesticus)
通过在人类改造过的气息环境中安家,家麻雀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鸟类之一。
鸟类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类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同理心,以务实的行动来切实保护鸟类。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赠书福利
《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全书》由“影像方舟”创始人乔尔·萨托与全球观鸟冠军诺亚·斯特瑞克联手创作。在本书中,诺亚用优美的文字讲解鸟类起源、飞行、食性、繁衍等有趣的知识:蜂鸟可以倒着飞,椋鸟能模仿周围环境的声音,极乐鸟的求偶表演最佳,大雁排成V字飞行最省力、最高效,鸟类夫妻忠诚度最高的是信天翁……本书以极简的语言,纲举目张,采用综述的方式,深入浅出,涵盖鸟的各方面知识,并精选多种鸟类的绝美影像照片,从鹦鹉、蜂鸟、猫头鹰,到极度濒危的蓝嘴凤冠雉,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的故事。照片以黑白为背景,凸显动物的样貌和神态。
本书由青年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倾心翻译,补充了系统的古脊椎动物学知识,并就最新研究成果作了适当的更新与介绍!
《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全书》
作者:乔尔·萨托、诺亚·斯特瑞克
译者:胡晗、王维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在,21君给大家谋福利啦,免费送书!
如何获得?
在本期周末读书下面留言,获得点赞数前2名(点赞数需不少于)的读者将获得赠书一本。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每四期连续赠书的活动中,同一读者只能获奖1次(同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j/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