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居然可以大大提高儿童识字效率,家长

冯璐

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现任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曾出版《呦呦鹿鸣——我的教育行思录》。从年开始从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教学研究,提出“启智语文”教学主张,开展“互联网+”下的“拼图说话”“音频识字”研究。

法国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埃宾特教授指出:“了解头脑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的确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最佳途径。”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我们研究教育要从研究儿童开始,当教育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时,它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流水一样通畅,事半功倍。

在与儿童相处中,我们会发现,儿童有个普遍特点,那就是喜欢多次聆听同一篇故事或诗歌,反反复复地听,最后甚至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这是儿童认识世界、感知生活的开始。由于童年期是儿童机械记忆最好的阶段,所以,反复聆听后的内容,就能印刻在孩子的脑海中难以磨灭,成为他后期学习的基础。

如果能够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帮助他们记忆一些规范的语言,然后再与相关的文字一一对应、联系起来,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识字效率呢?在这样的思考下,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始了教学实践探索,希望能够找到相关理论依据。

终于,我的思考找到了理论的支撑:年前后,由天津教科院谷锦屏教师提出的“听读识字法”正是我所思考的识字方法的前身: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通过反复接触激发儿童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在改善儿童自身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环境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向儿童介绍汉语和汉字,使儿童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

1.听读的篇目不系统,包含的生字数量少、重复多,借此帮助小学生集中、快速识字是不容易实现的;有的篇目质量不高,背诵的意义不大。

2.家长没有大量时间反复朗读同一篇内容;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师在课堂上更不会有那么多时间一遍又一遍朗读。

3.对于有些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材料,家长未必能够读准确,如《千字文》《增广贤文》等。

那么,怎样借助儿童得天独厚的记忆优势,帮助他们轻松自如地高效识字呢?于是,笔者想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新资源,通过“音频识字”的方法,帮助低年级学生轻松完成“听读识字”的全流程。

一、“互联网+”下的识字新方案

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赋予“听读识字法”新的内涵和形式?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为我们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音频识字”就是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与当前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网络资源空前丰富的契合点而诞生的。

所谓“音频识字”,就是反复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音频材料,在充分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儿童指读材料,形成音、形、义一一对应的认识,从而轻松识记生字的一种识字方法。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就证明了:人们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

此外,特瑞赤拉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他的结论表明,从记忆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

“音频识字”的操作路径是“听—记—读—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学习经历了一个以听觉支持的“整体输入”“无意识记”为起点,以目视指读的“自发模仿”为桥梁,最后通过音、形、义的一一对应,实现“意义建构”为终点的过程,让学生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记忆规律和认知特点。

与已往“听读识字法”不同的是,“音频识字”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在儿童无意识记的状态下完成的——睡觉听、早起读,其简单易行的操作程序如同一条高效流水线,悄悄地改变着儿童的认知结构。

在内容选择上,笔者选用的是国学经典篇目。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血脉,播撒民族文化种子。国学经典篇目语言精练、用词精准,有的汉字覆盖面特别大,如南北朝周兴嗣撰写的《千字文》,全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包含了近千个不重复的汉字,成为传世识字名篇。

但是,像这样的经典篇目,如果让儿童直接背诵,难度很大,枯燥乏味,儿童很难坚持。如果用听记的方法就不一样了,它可以解决不认字、读不通、记不住、记不全的诸多难题,成为“音频识字”的重点篇目之一。所以,笔者在现阶段“音频识字”的实验中,着重开展“国学+音频识字”研究。

二、“互联网+”下与众不同地“听”

儿童喜欢听故事、儿歌,而且具有“百听不厌”的特点。当儿童总能从一个内容中获取新的发现时,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反复聆听同样的内容。依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开展“音频识字”可谓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精心选择音频材料

“音频识字”的资源库包括音频和文本两大内容。资源包括三类,一是文本与音频配套提供的,如在购买文本材料时会配套赠送光盘,或在书籍上会注明音频下载网址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l/6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