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风丨三江悠悠,述说那些廉的故事
水秀三江
古韵合川
合川建制多年,历为州郡治所,曾为巴国别都。地处渝西北,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境内有钓鱼城、涞滩古镇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
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
钓鱼城屹立在合川区城郊的钓鱼山上,是创造中外战争史奇迹的军事要塞,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悠悠三江水,巍巍钓鱼城
公元年至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历经大小战斗两百余次,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年,蒙哥汗(元宪宗)在攻打钓鱼城时战死,导致蒙古大军从南宋和西亚战场全面撤军,阻止了大蒙古国的扩张浪潮。钓鱼城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延续宋祚”的作用,在世界中古史上铸就了“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北非扩张,促成蒙古帝国崩溃”的丰碑!
南宋王朝最后一个县政府
石照县衙
在钓鱼城古城墙内,屹立着一座老县衙,它就是南宋石照县衙。南宋时期,钓鱼城属潼川府路合州古照县辖区。
历经七百多年沧桑,再来品味石照县衙里的题匾、对联,我们既能感受到古代官署衙门清廉文化的营造,也能感受古人对清正廉洁的向往和追求。
石照县衙大门前的照壁正南面刻“石照县衙”四个大字,照壁北面正中是“贪兽吞日”浮雕,古代每天进出官衙的官员都要与照壁打照面,起到时刻提醒官员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不得贪婪残暴、祸害百姓的警示作用。
县衙正堂是古代县令主持政事、宣明政教、审理案件的地方,正堂楹柱上悬挂官联一副:能辨秋毫,天理昭昭悬明镜;不容邪恶,威风凛凛有法绳。堂中北侧设县令审案的暖阁,暖阁上方悬挂“明镜高悬”匾。
县衙二堂是石照县令及其佐官处理日常公务和会见宾客的场所。堂前悬挂官联:临衙廉政,不懈躬身国事;重礼劝农,勿忘致力民生。正壁高悬“清慎勤”匾额一方。古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清”“慎”“勤”作为为官从政的箴言,人称“居官三字符”,即“清者大节,慎者无误,勤则能理”。
在钓鱼城忠义精神的引领下,在石照县衙廉洁文化的影响下,合川历史上涌现出很多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人物。清正名臣胡世赏、一代廉吏于成龙、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他们或为民办实事,或关爱百姓,或开创实业,为合川乃至重庆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遗产。
清正名臣胡世赏
胡世赏(年-年),字存蓼,明代合州人,万历年间中进士,初任礼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荆州府知府等职,官至工部尚书,曾与杨涟等人一起向朝廷弹劾贪赃枉法、祸害国家的魏忠贤。
清朝初年,合州民众为胡世赏修建的“万人坊”
“万人坊”上的题字
胡世赏在家乡居住时,关爱百姓甚于关爱自己的子弟。厌恶贪官污吏甚于盗贼。发现贫穷好学的读书人,他悄悄地推荐对方却不让对方知道。关乎地方的事情政策,胡世赏敢言人之不敢言;只要有利于民生,胡世赏敢为人之不敢为。衙役征求赋税像“老虎”一般凶恶,胡公不动声色就撵走了他们;很多穷苦百姓投奔胡公,胡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务必让他们醒悟。
胡世赏为官三十余年,产业仅仅比得上一般人家。居住的地方低洼狭窄,大厅之前,甚至不能够调转马头。家中种田数亩,春秋两次税收,胡世赏都带头率先缴纳。如果要增加赋税,胡世赏必要请示藩司,藩司不敢增加得过重。胡公与人交往,和蔼可亲,一点没有当官的架子,闲来就与人饮酒谈笑互相取乐。
一代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年-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方山县)人,明崇祯年间副榜贡士,清初名臣,曾任合州知州,官至江南江西总督。
合州原是川东富庶之地,但经过钓鱼城之战和明末清初的连年战祸,等到于成龙赴任之时,合州人口稀少、百姓穷苦,还有繁重的劳役。有流民归附合州,会被要求立即服役垦田。等到庄稼成熟,合州当地人又打官司争夺田地庄稼。因此归附的流民终又四散逃去。
于成龙雕像
合川于成龙广场
于成龙上任之后,给流民划拨田地、房屋、耕牛、种子,登记入合州户籍,并且免赋三年。流民知道耕种的田产将来可以归为己有,还不征收徭役的政策后,无论远近,争相来合州定居。十几天下来,合州的户口增加到将近千户。
后来,知府大人下文书到合州索要大河鱼。于成龙认为百姓已经穷困之极,到哪儿给知府大人取鱼呢。最终没有答应知府的要求。并且向知府大人极力陈述百姓贫困,政策弊端百出。于是,在知府大人的首肯下,于成龙努力革除旧弊,合州的政治风气焕然一新。
于成龙在合川为官时家中清苦贫寒,甚至多次断粮断炊,连能典当换钱的衣物也没有一件,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同僚来拜访他,看到除了文册书籍之外,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同僚们叹服道:“如此清苦的官员,普天之下只有于公一人而已!”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
卢作孚(年-年),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
年,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身为总经理,卢作孚在民生公司最初并没有股权,是刘湘等人凑了一笔钱给他入股,股东大会为感激他对公司的贡献,赠送给他一些干股。他说自己是“小小的股东”,这不是自谦,而是事实,因为他的股份小至全公司的两千分之一。在年12月的《民生公司股东名册》中,他和家属名下的股份共股,但是从未领取过分文红利,全家老少一直靠他的一份工资生活。年后,他名下股份折合3万元,全部交给国家。
民生公司统一就餐,卢作孚也和职工一样在食堂排队打饭、挨桌坐着吃饭。接待活动也在公司招待所,卢作孚将自己那一份伙食费记在账上,按月在工资里照实扣除。有时因公事请客人吃饭,他也记在自己账上,不要公司负担。请客人吃豆花饭,已经算是奢侈了。
位于合川文华街的卢作孚故居
卢作孚手握几千万资产,却从没想过为自己买地、买房,他没有财产、没有储蓄,真正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他所兼职单位送的车马费都分文不留地捐出去。许多事业或企业慕名请他兼任高管,最多时有几十个,每个兼职都有可观的车马费、津贴,有的比他工资还高,每次单子送来,他总是写上“捐中国西部科学院”“捐兼善中学”“捐瑞山小学”等。这些捐赠的字条、收据现在还保存在档案馆。
合川市民在卢作孚故居、石照县衙、钓鱼城展厅参观。
如今,钓鱼城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年5月被评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石照县衙、于成龙广场、纪念乡贤胡世赏的“万人坊”、卢作孚故居等地也已成为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先贤们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合川人心怀正气、继往开来。
作者:张洪瑶吴小飞
责编:张洪瑶
编辑:邓胜男
校对:罗泽旭杨曼艺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l/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