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你需要想清楚的是这

长安夜书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曾经都是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有些人选择了创业,有些人选择了到公司企业任职。无论是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或许不见得是一帆风顺的。如果现在被问起“你最想做什么”的时候,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他们的心灵在日复一日、不怎么满意的生活中迷茫且犹疑,即便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

生活总会让我们站在各种选择的十字路口,选择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的确不是一件能轻易做决定的事。其实创业与上班殊途同归,强调的都是个人价值所体现的肯定与回报。今晚的《长安夜书房》和您一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刻阅读、思考自己到底想走什么样的路,想得到是什么样的生活。

·夜书房私享音乐·

《北极光》

·好书推荐·

《一开始就对》

作者:晴天娃娃

内容简介:作者从故事和人物入手,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故事讲完,个中道理便一目了然。恋爱、婚姻,职场、家庭,熟悉的场景,似曾相识的情节,同样的迷茫与纠结,范例往往比道理更能让人信服,也更生动,它们不是我们生命的模板,但可以解答我们的困惑、提供一份参考。《一开始就做对》是一本关于选择的书。人生无处不选择,每条路都是选择的结果,每条路都指向不同的风景,每种风景都昭示着不同的命运,无数次选择的叠加,就是命运。“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人生道路应该怎么走,是由自己选择和规划的。选择起点,就是选择明天。

去创业,还是当个上班族?

作者/晴天娃娃

创业需要勇气,上班可以稳定,关键是自己想要什么。“创业”是当下的热词之一。打开电脑,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大讲特讲创业的好处:创业能带来财富,创业可以让自己拥有一份事业等等。在创业浪潮的吸引下,有的人鼓起勇气开始创业,也有人在原地观望,不敢贸然投资,还有很多人对“创业”这件事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知道自己的内心没那么强大,无法接受大起大落的人生,与其在资本市场上赔个精光,宁可做个安稳的上班族——平平淡淡才是真。创业,很多人都想过,也有很多人做过。创业除了要有热情和勇气,最重要的是要有周全的准备。准备不足的创业,注定会失败。

一个叫翊璇的朋友,非常喜欢品尝美食,她的梦想是开一间美食餐厅。为了这个梦想,她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推进。她先是努力工作,有计划地存钱以充实创业基金。同时,她常常去听美食讲座,研究各种美食的做法。除此之外,她还报名学习营销,并结识了一些对创业有兴趣的朋友,大家时常分享心得。在此期间,父母难免担心,也曾阻止过她——毕竟目前的她,有着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万一创业失败,后果则不堪设想。面对这些反对的声音,翊璇的回应是,用坚持来证明自己并不只是随口说说而已。终于有一天,翊璇兴奋地给我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开店了。”我很吃惊,同时很佩服她的勇气——没想到她的计划这么快就付诸实现了!说实话,很多朋友都口口声声要创业,尤其是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创业”这个字眼能让人产生澎湃的情感,但实际人们大都纸上谈兵,说说而已。

我高兴地说:“恭喜你啊!”翊璇再三嘱咐我:“开业时你一定要来啊!”开业那天,去捧场的我们注意到,餐厅的菜单是她自己研发的,餐点口味独特,非常好吃。看来这几年,她的学费果然没有白交。更令我惊讶的事还在后面,几个月后,翊璇又打电话给我,她说“告诉你一个消息。”听到这话,我有些不祥的预感:不会吧,难道餐厅关门大吉了?她笑着说“我要开第二家店了。”刚才还在想如何安慰她的我,被这个消息给镇住了。原来这段时间,她的餐厅生意兴隆,效益非常好。有朋友对此产生了兴趣,想与她合作开分店。朋友出资,翊璇则负责训练员工等相关事宜。也许下次再接到她的电话时,她就要开第三家店了吧?创业,除了需要热情,更重要的是准备工作。创业艰难,但梦想最美。请问打算创业的你,准备好了吗?

上班,拥有安稳规律的生活。毕业后,大家往往有三种出路。第一种:继续深造,寻求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第二种:继承家业。第三种:踏入职场。莫云的好朋友余宛曾问过她:“莫云,你不是很爱喝咖啡吗?我也很爱喝,不如我们几个朋友合伙开间咖啡店吧!”莫云没有立刻答应,而同样收到创业邀请的其他朋友都非常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计划着要如何进行。

创业对于莫云来说,就像一个梦,她不曾想过的梦。她追求的只是安稳的工作和平静的生活。学生时代的莫云循规蹈矩,有着自己的规划。她说,自己没有一位“富爸爸”可以让她“恣意妄为”,无条件地支持她创业。她一切只能靠自己,因此不能有意外。几年内买车,几年内买房,每年要存多少钱,这些都在她的计划之内。即使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她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因为她有存款,不担心这种过渡时期。而有的人在面临裁员和减薪时,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她们平时对金钱没有规划,稍微有些变化,个人财政上就会陷入困境。

在一次闲聊中,我了解到莫云其实也想开咖啡店。当时我问:“你真的从没想过要开咖啡店吗?”莫云回答说:“当然想。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除非我中了大奖。并且我的性格也不适合起伏太大的人生,这就是我一直上班,没去创业的原因。”她的理性让人赞赏。莫云的生活非常稳定,也让人放心。不管余宛如何说服她,她都没有动摇,因为她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她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改变初衷,那样的话她的脚步会被打乱。她如此有主见,让人不免暗自佩服。

创业还是上班,需要你拿出魄力来选择。当许多有创业梦想的人前仆后继地踏入创业领域,踌躇满志地施展自己的拳脚时,喜欢平稳生活的人不为所动,还继续着自己朝九晚五的生活。不管是选择当老板还是选择当员工,只要你认真走好自己的路,都会发现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如果你要创业,就必须拿出热情和勇气,认真做好准备。只会空口说大话,却不付出努力的人,注定会失败。有的人,创业失败,血本无归;有的人,投资成功,得到了可观的收入。去创业还是当上班族,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更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如果你爱冒险,对创业感兴趣,那你不妨尝试一下;如果你的性格不适合创业,那就不要勉强,因为你做不到全力以赴。

所以,是选择创业还是上班,需要你仔细考量,不要对创业抱有太美好的憧憬,或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或生活的压力而去创业。创业毕竟有很大的风险,没有一定赚钱的创业,也没有绝对不会倒闭的公司。一切都要三思而后行,绝对不能鲁莽行事。创业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注定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当你随着故事的发展前进时,也会在无形中成长起来。创业过程就像一本书,这本书好不好看,是否耐人寻味,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上班相对容易一些,虽然会比较单调,但至少是安稳的,并且职场也是一个可以拼搏的战场。

无论创业还是上班,都要好好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言放弃,坚定地走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不同的心态,会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活法。前两天和一位上班族的朋友小丁聊天,聊起了假期的生活安排。他说,平时工作很忙,很期盼周末或者假期到来。上班的时候,总想着周末了要去干点什么,对假期充满了期待。

但是,真正到了周末的时候,往往先睡一个自然醒,醒了之后,随便扒拉几口饭,开始发呆,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之前计划的那些打算,全都落空了,只想着宅在家里。或者看看小说,或许看看电视电影,也或者再睡一个昏天暗地。白天睡足了觉,等到晚上时,精神抖擞的在各种游戏里面战斗。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晚上12点。该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拿起手机,再打开朋友圈,时间就这样在指尖不断划过。翻完了朋友圈,想到正在追的小说有更新了,赶紧再翻出来看会小说,如果晚上不看会小说的话,实在是觉得今天还有什么任务没有完成,必须看完几章再说。时间就这样到了凌晨1点了,再不睡,明天可能实在是起不来了,上班可能要迟到。满不情愿的嘟囔着公司的各种条条框框,老板的各种苛刻,强迫自己入睡。这是很多年轻上班族的状态。

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挫折与问题,每一个人都会有焦虑与不安,这不分是上班族还是创业族。因为,不管哪种人,我们的生活都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我们的生活,也不会一直不被外来的因素改变。但是,当问题来临时,当你已经想到,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时,你又是如何做的呢?是想一想就放弃了,还是想到了就要改变生活状态?

我们身边的生活中,不缺乏思想上的巨婴,但是缺少实干的行动派。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是普通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成为精英。因为,一句“我不会”淘汰掉了一批人,一句“我不敢”,又淘汰了绝大部分人。而一句“我想要”,仅仅是停留在了白日做梦的阶段,不愿为此付出任何行为上的改变,也就不会带来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不乏见到一些做了十年仍然默默无闻的人。真正成为行业先锋的人一定是有心态和行动的支撑。此刻的你是在抱着打工的心态,还是创业者的心态在工作?如果你抱着学生的心态在工作,像在大学一样懒散,像一个幼稚的孩子一样没有人生方向,也不具备年轻学生的朝气和活力,这样的你又怎么可能经得起职场的优胜劣汰和创业的风雨历练?有的人总是坐井观天,看到的天空永远只有巴掌大小;一叶障目,泰山在眼前却不得而见。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因为陷入隧道视野,无法做出高瞻远瞩的决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只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促使自己不断思考,摆脱单一局限的隧道视野,开阔思路和放眼未来,寻求到更多发展机会。生活就像一面多棱镜,不止一个镜面,相对应的,事情的解决方式也不止一种,每个人面对同一事物,所观察和理解的视角不同,个人生活阅历和价值观的差异也会导致决策观点的不同。寻求各种多元的,丰富的,并且具有不同纵深内涵的观点,有助于开拓视野,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剖析事件本质,从而更有利于得出比较全面可行的决策。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用一种睿智和能力,去观察和反思自己被局限的当下,放眼未来。

曾经有人说,每天最艰难的选择是“吃什么”,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回答出自己不想吃什么,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想要吃什么。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光说“我不要”是不够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不妨多留些反思的时光,找到自己想走什么样的路,得到什么样的东西。选择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之前,人们首先需要的是先去打破思维的局限,重要的不是你不想做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

丹麦哲学家索恩.克尔凯郭尔说过,人生必须回望才能理解,但生活必须展望才能度过。每个人都渴望诗和远方,但也必须面对目前的经济能力。是随波逐流、自我放逐,还是摆正心态,用行动实现梦想,选择权在每个人自己。不奢求一鸣惊人,每天一个小小的进步也会逐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年轻如你,可以拥有更有价值的人生。

·夜书房主题歌单·

梁静茹《两难》

杨丞琳《懂得自己》

刘瑞琦《过去未来》

林俊杰《莎士比亚的天份》

长安夜书房编后语

每天深夜的这个时间,我们都可以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度过,这一刻,我们与喧嚣保持着恰当的视角和距离,不浮躁地倾听和审视,让我们可以更理智地思考和认识自己。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一生用于工作的时间将会占去40年。这就意味着我们最美好、最重要、最灿烂的时光,都是伴随着工作度过的,无论是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工作都占据我们生命的一半时光。在这一半的生命里,工作也决定了生活质量,其实工作就是生活。一位前辈曾说过:所谓工作说到底比拼的就是思维。有些工作思维越早培养起来越有价值和意义。在银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面额越小的钱,破旧得越快,就像人一样,能力和价值越低,被淘汰得越快。所以无论是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我们永远需要提升个人的能力。《匠人精神》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道:趁年轻时流汗学会的东西,将成为一生的财富。这个世界一直在变,没有什么是所谓的“稳定”。提升个人能力才是社会生存的“王道”。勤于思考、好好经营人脉,保持学习的态度,我们才能越努力越幸运。

前进的路上,我们或许都需要在漫长的默默无闻里忍受,而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获得的微小进展,就是回报给我们最真切的幸福。当一个人的能力足够强大,无论绕多远的路,都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去创业还是做个上班族,都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不是这个世界要你成为的模样;去试自己想试的,不是畏畏缩缩,徘徊不前。也别觉得孤单,这世上有千万人与我们一同奔跑。要始终相信,一个人只要不停地走,总有一天,能到达那个内心想去的地方,时间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更多精彩

一书在手,也能万水千山走遍

你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大人了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你可以这样选择

文字编辑:小黎

排版编辑:皓月

审核:董维娅、郭伟玲

FM.6/AM陕西新闻广播

23:00---00:00

《长安夜书房》每天读好书

听直播APP蜻蜓FM

企鹅FM

搜索陕西新闻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l/84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