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时,为什么有的鸟宁愿站在电线上淋雨
在生活中,我们一仰头就能看见这样的景象:电线上常年站着一排小鸟,它们相当佛系,即使下雨天也要站在电线上思考鸟生。
于是有人就疑惑了,难道电线上的小鸟没有家吗?它们也要思考房贷车贷吗?为什么小鸟宁愿站在电线上淋雨,也不愿意飞回窝里呢?
小鸟为何不回窝:
小鸟之所以不愿意回窝,还得从鸟窝自身说起。
在人类世界,有一所自己的房子,里面有三餐四季,爱人孩子,那就是家的味道。所以我们会以人类的角度带入一个固有印象,认为鸟窝是鸟类生活和栖息的地方,更是赖以生存的家。
而实际上大多数鸟类都是迁徙两地的候鸟,它们就像天空的旅客,拥有翅膀注定要用尽一生来拥抱天空,所以鸟窝对于鸟类而言反而不那么重要。
鸟类筑造鸟窝也纯粹是繁殖期生娃的需要。鸟类属于卵生动物,只有孕育下一代时才会短暂的筑巢和孵化,等鸟宝宝长大后弃巢继续飞行。从这也可以看出,鸟窝除了拥有生娃育娃的功能,基本上没什么卵用。
而且鸟窝的设计也很有意思,大多数呈碗状,是窝口朝上的露天式居所。这是因为如果窝口设计到其他方向,圆溜溜的鸟蛋很容易掉下去,而且对于好动的幼鸟来说,在成长时期鸟窝朝向不是正上方,也容易发生摔伤死亡。
碗状露天式豪宅直接导致了它没有避雨功能,所以大多数鸟都喜欢把窝建在树叶重重叠叠的枝丫上,因为茂盛的树叶也可以遮挡一部分雨水。
而鸟类在建造鸟窝时,对于材质方面的选择也是用心良苦了。它们大多喜欢用干草树枝混合泥巴,筑成一个碗状的窝巢。干草和树枝的渗透性很好,这样筑出来的巢也可以不让雨水堆积,随时把雨水渗透出去。
除此之外,鸟窝还不能常住。如果一只鸟常年住在同一个鸟窝里,附近的蛇类就会尾随而来,伺机灭口。
这么一看,四处漏风的豪宅不仅不防雨不保暖,还招贼,所以除了必要时的生娃育娃,鸟窝实在没什么留恋的价值。这也难怪不少鸟类宁可站在电线上也不愿意回家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鸟窝设计得这么粗糙,鸟类不怕淋雨吗?
鸟类是否怕淋雨:
其实大多数鸟类是不怕淋雨的。它们之所以敢抱着电线不撒手,又敢把自己家筑造的四处漏风,离不开两样法宝,爪子和羽毛。
一下雨天气就湿冷,而脚部寒冷无疑会消耗更多的热量。但是大多数卵生鸟类,比如生长在南极的企鹅,都是浑身上下都有毛,就脚上没毛,难道它们不怕冷吗?
当然不怕,这对于卵生的鸟类来说,脚上没毛是因为局部性异温。
(鸟足部血液循环图)
人类要想维持全身的体温,需要非常多的热量。而人类的动脉血管遍布全身,直接从心脏流到足部,如果人类足部过冷,血液回流到心脏时就会消耗大量热量,导致全身变冷,所以足部保暖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
鸟类的足部血管结构就非常神奇了,由于腿脚中静脉与动脉距离很近,缠绕也多,所以鸟类足部自带调温控温系统,可以形成一个“逆热流交换”。
比如当鸟类的动脉血流到脚部时,热量就会交换给静脉血,在这个过程中血管一路降温,让鸟类脚部温度仅仅略高于环境温度,这样既可以不引起冻伤,又能保存大量热量。而在血液从足部返程到心脏的过程中,又会自动一路升温,无需再消耗自身热量回温。
(鸟足部血液循环图)
这种神奇的足部结构,也是鸟类敢在雨天也潇洒的第一大原因。当然除此之外,鸟类能在雨中随意穿行又不怕淋湿的根本原因,离不开一身羽绒和羽毛。
羽绒属于鸟类的“内衣”,可以夹杂着小团空气变成暖空气。比如羽绒服之所以这么保暖,就是因为摘取了禽类的羽毛,起到隔冷的效果,所以羽绒越蓬松,保暖效果越好。但是羽绒也怕水,如果被雨淋透了,也会像湿透的衣服沾在身上,反而更容易冷。
(羽绒)
相比之下羽毛就要强悍多了,鸟类的表层长了一层勾连交错的羽毛,材质粗硬,防水性极佳,可以让雨水顺着羽毛滑落,而不是渗透到羽毛里。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能看到鸟类扭头啄自己屁股的场景,这就是鸟类从尾部脂腺里挤出一点油,用这种油梳理全身羽毛后可防水,可御寒。
(给自己的羽毛增加油性)
而在电线杆上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下雨天鸟儿们一动不动,头部以45度角仰望天空,仿佛明媚的忧伤。当然它们可不是思考鸟生,想着怎么买车买房娶老婆等红尘俗事,而是这种角度能够让身体呈流线型,让雨水顺着躯干留下去,不打湿羽毛。
(鸟儿45°角仰望天空)
这么一看,鸟类宁可站在电线上淋雨也不回家,并非不是什么特别的原因,而是无论站在电线上还是回家,都要淋雨,还不如直接佛系躺平,省了飞翔的力气。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小雨也就算了,面对暴风雨时,鸟类也这么屹然不动,佛系到底吗?
其实暴风雨也抗不住:
首先说大部分鸟类并不怕淋雨,比如喜鹊、鹈鹕就是典型的喜雨鸟,而像秃鹫这种猛禽恨不得让大雨来得更猛烈些。相比之下,小型鸟还是怕雨的,像麻雀一到下雨就要钻到房檐下躲雨,防止自己娇小的体型散热过快。
而大部分候鸟非常害怕飓风、台风、还有各种暴风雨,因为暴风雨会造成寒冷、饥饿、缺乏食物、候鸟队形涣散等等危害。比如年魁北克大学Anctil等人的论文指出,加拿大极地的强降雨直接造成了当地三分之一的候鸟死亡。
然而候鸟动则几万英里的飞翔旅程,途中遇到的灾难性天气是数不胜数的,总不能因此而停止飞翔了吧。并不会,因为候鸟自带天气预报属性,它们能提前预测周边的极端天气,如果遇上暴风雨,它们通常会调整航线,绕路飞行。
并且现在的鸟类也足够聪明,会运用高科技。比如飞越茫茫海洋时遇到极端天气,而海上刚好有一艘巨轮经过,它们就会停在巨轮甲板上,选择乘船去目的地,说不定还能提前到达呢。
写在最后:
飞翔,是鸟类与生俱来的课题,在翅膀的世界里,鸟类自然会进化出一套避风挡雨的系统来拥抱天空,所以这个时候,鸟窝反而成了鸟类一生的附属。
参考文献:
[1]李妍.羽毛,生存飞翔和欲望.新京报
[2]高伟.三种鸟的繁殖习性初步观察.野生动物
作者:小羊校稿编辑:李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sh/1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