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腾川丝厂的浮沉闲话筠连蚕丝业

筠连腾川丝厂的浮沉——《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三作者:温涛民国初年内乱不止,筠连蚕丝业艰难前行,茧产量逐年增加,名列宜宾各县前列的地位未变,但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筠连的茧都是外销,本县的几家丝厂均为手工缫丝,本县人获利较微。民国十八年()冬,县人葛瓞村、吴九成、詹树芬、郑仲瑶、杨忠模等联络沐爱的罗玉聪、袁凯臣等人怀着造福桑梓、实业救国的梦想,提出筹集6万银元的资金兴办机械制丝厂。民国十九年()初,选定筠连西河岸面积十一亩土地为厂址动工兴建。该厂用元朝筠连古县名—腾川作为厂名,并含有腾飞四川之意。丝厂缴丝(网络借图)在建厂过程中,股东之间为用何种机械产生了争执,多数股东为节约成本,主张采用木制机械。其中葛瓞村力排众议,以西方工业化向全体股东作了反复说明,主张采用现代化机械,得到吴九成的支持,最终说服全体同仁。由杨忠模赴重庆购买台蒸汽传动的3绪座缫机具和动力设备。后来腾川丝厂虽几经兴衰,但机械终无损毁,有的一直使用到了40年后,后人多敬佩葛瓞村远见之功。机械购买后,如何把其中最大的设备—蒸汽锅炉运到筠连又成了大问题。蒸汽锅炉从重庆经长江航道运到宜宾后,由于当时宜宾到筠连的道路多系石板古道,交通多阻,运输笨大如牛的蒸汽锅炉只好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用了足足的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把锅炉运到筠连。锅炉在厂安装时,全县人民扶老携幼,争相到厂观看这一前所未见的现代化机械,一时成了轰动全县的大事。由于建厂股金只收到3.1万银元,只够基建之用,尚差近3万银元作流动资金。股东会便由吴九成、郑仲瑶赴宜宾约请川南捐税总局总办——“川南王”刘文彩投资入股,刘文彩没有入股,但允准向其办的裕通银行贷款4万银元。腾川丝厂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于年春建成。腾川丝厂董事会推选葛瓞村为总经理,郑仲瑶为协理,聘刘汉良任厂长。从乐山、宜宾雇用技工、筠高两县招收学徒共计多人。是年收购鲜茧14万斤,缫成细丝50关担。这在当时川南全是手工缫丝的情况下,遂成为轰动远近城乡的一件大事。筠连最早的现代化工业、地方民族资本家和产业工人队伍,便由此诞生了。年底,腾川丝厂将所产第一批50关担生丝由职员梁某押运到上海出售。时值日本生丝充斥市场倾销,原几家定好生丝的商家没有购买,筠丝便在上海陷起了。时间转眼就到了年,1月2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发动突然袭击,武装进攻上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文后延伸阅读)。中日双方军队在腾川丝厂生丝存放的仓库附近交战,梁某仓皇逃离。存放生丝的仓库被日军炮火击中起火,仓库内生丝全被烧毁,损失殆尽。一二八事变中的上海街景消息传回筠连,腾川丝厂全体股东如遭晴天霹雳,建厂不久遭此变故,毁掉了大部分流动资金,所受打击十分沉重,厂董事会商讨再三,无法再筹资金继续办厂,只好忍痛宣告停业,并委托郑仲瑶负责处理善后事宜。年冬,四川军阀刘文辉与刘湘之间的二刘大战(文后延伸阅读)爆发,由于刘文彩所在的刘文辉集团战败,刘文彩急于收回该厂贷款退出宜宾,仗其权势催逼尚未到期的贷款,把郑仲瑶抓起来逼债。后虽经人疏通刘文彩准许郑仲瑶缓期还债,但又给腾川丝厂沉重打击。

“川南王”刘文彩

腾川丝厂各股东,苦于内忧外患,难以恢复生产,曾将厂内机电设备经营起了筠光电灯公司,供应县城内的照明用电,但效益甚低,最后不得已决定卖厂。时官僚资本开办的四川丝业公司乘机压价购买,腾川丝厂一时难找到买主。直到年,由云南昆明总商号职员陈道煌(字友筠,筠连县城人)介绍,云南昆明茂恒总商号出资11万元法币收买该厂全部资产。郑仲瑶将卖厂款项除偿清债务外,其余按股金的七折摊本解体。第一批筠连地方资本家创业的梦想,就这样被日军的炮火击碎了!筠连腾川丝厂解体,丝厂继续由云南茂恒商号经营,茂恒经营的丝厂情况又如何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j/4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