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370亿元腾讯新全球总部未来

北京权威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科技巨头腾讯早前已经宣布了在中国深圳建立一个几乎完全无车的“未来城市”的计划,其规模相当于摩纳哥。

最新消息,今年6月份“企鹅岛”,这次真的正式开工了!

项目规划为“互联网+未来科技城”,总建面万㎡,其中一期工程计划于年前建成投产。

01项目历程

深圳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七次主席会议,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题开展专题协商会。会上,提出大铲湾1.2平方公里地域将按照产业政策,打造互联网+产业科技园。

深圳规土委宝安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深圳互联网+未来科技城有条件使用区使用方案的公告。公告显示,未来科技城项目选址用地位于宝安区大铲湾港区,用地面积约万㎡。

深圳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选址地块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方案披露,进一步明确深圳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选址。

腾讯以85.2亿元底价竞得位于宝安区大铲湾宗地A-,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宗地占地面积.16㎡,综合楼面单价元/㎡。

出让合同约定,A-宗地项目总建筑面积万㎡,其中规划有研发用房万㎡、宿舍19万㎡、商业14万㎡(含6万㎡会议中心及4万㎡酒店),另规划有科技展览馆、数据及智慧控制中心等。此外,还将配建有36班九年一贯制学校、18班幼儿园等。

合同约定,项目将在取得土地使用权起7年内(年前)建成投产;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取得土地使用权起5年内(年前)建成投产。

02项目简介

“企鹅岛”将建立一座面积达万㎡的“网络城市”。约等于6个腾讯总部滨海大厦的体量。其总体规划以人为核心,建筑、区块、交通和开放式空间的设计都以人的体验为焦点而设计,避免机动车辆的干扰,以及随之而来的噪音、污染和快节奏紧张感。

开放式的通透园区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并以地铁、自行车道等方式与城市其他区域便捷相连。

规划引入腾讯效果广告、腾讯云、互联网+医疗、前沿科技等7大产业将进驻,形成“六基地一平台”。

“网络城市”规划中包含办公区、员工公寓、商业单元、公共设施、学校(9年一贯制中小学及高中)和会议中心。根据估算,该项目最终可容纳8-10万名员工,并在建成后对所有市民开放。

项目效果图

01、消除汽车

尽管普通汽车将可以进入该地区的某些地方,但该计划围绕着一个专为公共汽车,自行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绿色走廊”。该布局消除了所谓的“不必要”流量。

02、相互联系的计划

设计公司NBBJ的总体规划不仅与深圳更广阔的城市结构融为一体,还旨在提供所谓的“互联的,以人为本的有机生态系统”。对腾讯员工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削弱他们的工作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区别-鉴于Covid-19大流行,这一想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总体规划考虑了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和用于捕获和再利用废水的复杂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规划人员还研究了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预测,以确保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其实腾讯并不是唯一一家想要打造自己的微型城市的私人公司。早前的丰田和谷歌都公布过要建造未来城市的计划,现在他们的进度又都如何了呢?

03Google未来之城凉凉!

大家还记得

这个未来之城有多酷吗?

位于DVP底部一块约12英亩的地

将摇身一变!

被打造成全球独一无二的智慧之城!

这个项目充分利用位于多伦多湖滨的优势

把生活商业空间拓展到湖面上!

采用空中和地下等高科技公交工具

有自动驾驶的公车~

感应行人并自动调节信号的交通灯~

有自动加热和照明的人行道!

所有大楼还有“雨衣”防恶劣天气。

并有一支地下机器人部队

来收集各种废物和垃圾。

这些机器人还能运送包裹快递

完美解决的加拿大老大难的物流问题!

智能热电网(thermalgrid)

分布式发电(on-sitegeneration)等

打造高能效的被动式住宅!

城市里每个角落都有免费使用的公共WIFI~

这是Google目前为止最大的城市设计项目之一

本来预计在今年年就开始建设~

但!是!现在泡汤了~

由于Covid-19病毒疫情所带来的

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定性,

所以取消了原本计划

04丰田“编织之城”今年已正式开工

今年2月丰田在日本静冈县裾野市的东富士工厂旧址举行了“编织之城”奠基仪式。

这座未来之城就坐落在富士山下,也被人称为富士山下的科技乌托邦。整个城市占地0.71平方千米,相当于亩,预计年完工。届时可容纳0名居民入住其中。

首先,这座城市没有私家车,所有车辆都将是零排放的自动驾驶车辆,且主要街道都针对自动驾驶进行了优化。

能源方面,整座城市主要由丰田自研的氢燃料电池供电,遍布建筑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也会提供部分电力供应,包括能源制取储存设备等城市基础设施,全部安装在地下。

在建筑风格和材料方面,编织之城也秉持了可持续原则。建筑主要由木材制成,以尽量减少碳足迹,使用传统日本细木工,结合机器人生产方法。

住宅内将配备最新的家庭机器人技术,以协助日常生活,同时这些家庭将使用人工智能通过传感器来检查居住者的健康状况、照顾人们的基本需求、改善日常生活。

对于这些“未来之城”,你期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sh/11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