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国最烂的一支军队,可他们从来没有

在八年抗战中,有这样一只军队,他们武器装备落后,军事素质低下,没有钢盔战靴,只有草鞋布帽。

他们是川军,要论战斗力,在中国各地的军队中,他们绝对是排在后面的。辉煌的战绩?也基本没有。但没有任何人人会看不起这支军队,也没有人敢忽视四川,因为这是用生命所换来的尊重。

八年抗战,万川军出川,伤亡64万多人,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

为抗日,川军执行了蒋介石"军队国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整编。而一心想插手四川的蒋介石以几道军令,把刚出川的川军分得个七零八落。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

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慷慨赴死,以劣势武器,无数次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殊死决战。根据国民政府统计,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居全国之冠!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川军抗战的过程的话,那就是悲壮!

川军,是对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的称谓。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同的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川军内部的派系繁杂,防区制盛行,内战之烈闻名全国。

从刘存厚、熊克武的两强相争,到成都、重庆还有万县的三足鼎立,再到刘湘与刘文辉的二刘争川。这几十年间,川渝大地从未停止过硝烟。而且四川的各个军阀派系之间也结下了不小的梁子。

若要说民国时期最不可能统一的省份,估计就非四川莫属了。

但是,这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在国家危难,民族大义面前,这些平日里见面就得拼个你死我活的仇人们,却都放下了成见,相约生死,并肩作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

随后,各路川军将领集议抗战事宜,以前打得难解难分的敌人,决心放弃前嫌。第一批川军统兵14个师,组成二个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

这一次,在国家危亡面前,川中子弟,上至将军统帅,下到普通士兵,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出师未捷身先死,忠魂永存

且看四川省主席刘湘,以身作则,带病出征。

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年仅48岁,一代"四川王"埋骨他乡。

死前他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为国捐躯,虽死无憾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但就是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没有退缩过,装备落后不是后退的理由,他们知道不能退,再退,便是四川。

在抗战中靠着他们的满腔爱国热血,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

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

台儿庄战役中,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师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0余人。

记住,战至最后一人!

李宗仁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毛泽东挥毫写挽联哀悼王铭章:"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无川不成军,川人从未负国

当年,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军"之说。川军(包括西康省)在抗战中为全国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年-年,国民革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3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

"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素质低下,装备落后的川军,可以说杂牌中的杂牌,但就是这样一支如此不堪的队伍,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他们是真正的军人!

为了国家存亡,为了民族自由,川军的汉子们用他们的热血书写出悲壮而不朽的历史篇章,他们是民族的英雄。

他们输了吗?不!他们一直都是胜利者!

因为,川人从未负国!

男儿立志出夔关,

不破倭贼终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处处有青山!

鲜血的历史不容忘却,英雄的荣耀必须由我们来守护!

创作不易,请多多支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小孩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dejiexix.com/lxjj/20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